.6.25建筑抗震--张耀.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建筑工程隔震技术概述 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设计研究院 院长、总工程师 张耀 前言 我国地处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及欧亚地震带)中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我国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 东南:台湾、福建沿海一带;华北:太行山沿线及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云南及四川西部;西北:新疆及陕甘宁部分地区; 地震灾害 历次大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惨状还历历在目。 地震是一种同洪水、泥石流等一样的自然灾害。但与洪水、泥石流等其他自然灾害不同的是,地震并不直接给人类造成危害,而是以摧毁人们赖以生存的房屋、堤坝以及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火灾等次生灾害给人们造成巨大损失。 房屋损坏 人员伤亡 诱发滑坡、泥石流 震级、烈度及设防烈度 地震是地壳中板块发生顶撞、错动和自身断裂而产生的振动,产生这种振动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相对地面上的点叫震中。通常,发震地点的深度(即震源深度)小于70KM的称为浅震,大于70KM的称为中深震。1935年,在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C.F.RICHTER)首先引入震级这一概念,亦称里氏震级,震级所表示的是一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标度如下表示; M=LgA(△)- LgA0(△) 式中 M为里氏震级; A为特定震级的地震记录的最大振幅; A0为标准地震在同一震中距上的最大振幅 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Es)与地震震级的关系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LgEs=1.5M+11.8 上式表明,震级增加一级,地震记录振幅值增加10倍,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0倍。 震级标度给人们的一般概念是:4级以下地震为有感地震;5至6级地震将造成一定的破坏,7级以上地震将造成严重破坏。 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大致关系如下表示 震级(M) 2 3 4 5 6 7 8 8以上 震中烈度(I) 1~2 3 4~5 6~7 7~8 8~9 11 12 地震烈度(Intensity)是指某地区的地面和各人工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或者说是强烈程度。 一次地震发生后,根据建筑物破坏的程度和地表面变化的状况,评定距震中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绘出等烈度线,作为对该次地震破坏程度的描述。因此,地震烈度主要是说明已经发生的地震影响的程度。一个地区的烈度,不仅与这次地震的释放能量(即震级)、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有关,还与地震波传播途径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建筑物的特性有关。地震的烈度在不同方向有所不同,如在覆盖土层浅的山区衰减快,而覆盖土层厚的平原地区衰减慢。 地震烈度可以用来表述震害的轻重程度,也可以用来表述地震动加速度、速度、位移的大小;可以是某一宏观现象的强弱程度,也可以是某一物理量的大小。    依下述两个表格描述: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08 )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即为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是人为规定的该地区抗震设防标准,一般为基本烈度,有一系列的量化参数。如设计地震分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等。 地震基本烈度是指未来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依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规定了全 国大部分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 中国的抗震设防目标 目前我国的抗震设防目标是 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 实现抗震设防目标的方法 传统的工程手段是利用结构主要抗侧力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来抵御地震作用、吸收并耗散地震能量。 目前我国的抗震设计规范采取的是“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即设防目标为上述三个水准,小震时通过承载力计算、弹性变形验算使多数结构达到“不坏”(结构主要抗侧力构件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对大多数建筑结构通过概念设计及抗震构造措施来定性的达到大震时“不倒”,对超高层结构和特别不规则的结构利用弹塑性分析手段和相应抗震构造措施来定量的达到“不倒”的目标。 解释几个概念: 所谓小震指比设防烈度底1.55度时的水准;中震指设防烈度时;大震指比设防烈度高一度时的水准。 传统抗震设计方法的讨论 依靠建筑结构自身的变形来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的方法,在遭遇中小型地震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在遭遇超过既设目标的大地震时利用结构变形消耗巨大的地震能量是不现实的。因此即使采用了严格的设计,在遇到超过设防目标的大地震时也不能确保结构安全。 虽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