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基因的概念。4.DNA分子的复制。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3点误区提醒
(1)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菌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
(2)转化的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的影响,实验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只是小部分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3)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体内转化实验只是证明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荚膜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4点误区提醒
(1)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元素选择:用35S标记蛋白质,用32P标记DNA。
(2)35S(标记蛋白质)和32P(标记DNA)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噬菌体上,因为用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放射性的存在部位,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3)获得具有放射性的T2噬菌体的方法:先培养具有放射性的大肠杆菌,然后用具有放射性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4)侵染时间要合适:侵染时间过长或过短会使32P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原因是部分噬菌体未侵染或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搅拌要充分:如果搅拌不充分,35S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部分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没有分离,噬菌体和细菌会共同存在于沉淀物中,这样会造成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2.“两看法”解答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同位素标记问题
;;;1.有关复制、转录和翻译的8个易错点提醒
(1)DNA复制时间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和在DNA病毒繁殖时,其中的细胞分裂并非仅指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2)DNA复制场所:并非只发生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线粒体、拟核和质粒等处也可发生。
(3)转录的场所:就真核生物而言,不仅有细胞核,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原核生物的转录在细胞质中进行。;(4)转录发生的时期:就个体而言,转录可发生在个体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但从细胞周期分析,转录发生在分裂间期,分裂期由于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因此基因不能转录。
(5)理论上:活细胞内都可进行基因的转录,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因其细胞核和细胞器都已经消失。
(6)转录的产物不只是mRNA分子,还有tRNA、rRNA,但只有mRNA携带遗传信息。3种RNA分子都参与翻译过程,只是作用不同。tRNA上有很多碱基,并非只有3个,只是构成反密码子的是3个。;(7)真、原核生物中转录和翻译的比较: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是在不同的时空中进行的,先在细胞核内转录得到mRNA,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后才能进行翻译;原核生物由于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的阻隔,所以可以边转录边翻译。
(8)转录、翻译中的碱基配对方式:转录中DNA和RNA互补配对,因此碱基配对类型有T-A、A-U、G-C三种;翻译过程中是mRNA和tRNA互补配对,因此碱基配对类型有A-U、G-C两种。;2.有关病毒中心法则的2点分析
(1)发生场所:所有病毒的复制、转录和翻译都发生在宿主细胞内,而不是在病毒体内。
(2)RNA病毒产生RNA的过程,并不是都经过RNA复制。逆转录病毒(一种RNA病毒)产生RNA的途径为:先经过逆转录过程产生DNA,然后DNA经过转录产生RNA。所以在写病毒中心法则的时候,一定看清病毒的类型。
注意 逆转录一定要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完成,而且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DNA是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一种重要途径。;3.破解“以同位素标记为切入点,对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综合考查问题”的基本思路
【基本步骤】 首先要明确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姐妹染色单体及染色体的位置和数量变化关系。
其次:要构建细胞分裂过程模型图,并完成染色体与DNA的转换,其基本步骤分为四步:
第一步:画出含一条染色体的细胞图,并画出该条染色体上的1个DNA分子,用竖线表示含同位素标记。;第二步:画出复制一次,分裂一次的子细胞染色体图,并画出染色体上的DNA链,未被标记的新链用虚线表示。
第三步:再画出第二次复制(分裂)后的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DNA链的情况。
第四步:若继续推测后期情况,可想象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的局面,并进而推测子细胞染色体情况。;【案例剖析】 (1)有丝分裂与DNA复制
①过程图解:一般只研究一条染色体。
a.复制一次(母链标记,培养液不含同位素标记);b.转至不含放射性培养液中再培养一个细胞周期:;(2)减数分裂与DNA复制
①过程图解:减数分裂一般选取一对同源染色体为研究对象。;1.本考点多以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