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春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屋春秋   -散文随笔   我的老屋修建于1985年夏季,迄今也快三十年了。之所以把它叫做老屋,那是因为我在小城有了自己的新家。但老屋留给我的那抹流年的记忆,迄今还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地令人留恋。   记得我的老屋原来是村里的饲养室,1984年作为庄基地卖给了我家。卖给我家的还有饲养室的三间大房和一副大门。庄基划定,拆了大房,父亲就和妹妹套着牛车利用农闲时节拉土垫庄基。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患有气管炎的父亲和妹妹艰难地拉土的那副情景。这土一拉就是一个多月,昔日荒弃的那块地,在父亲和妹妹的心血和汗水中,终于改变了旧模样。1985年夏季,一栋砖土结构的三间大房终于平地而起。1987年冬,我在这个新建的大房里举行了婚礼。从此,这栋新房就成了我的小家。   那时,我刚到远离家4公里的镇中学任教。这个小家就只剩下妻子一人独守空房了。那会儿这个小家还没有大门。为了安全,第二年我就安上了见证岁月沧桑、满目苍夷的饲养室那副大门。妻子很勤劳,她独自一人一边要耕作家里的几亩责任田,一边还要在家的后院里养一些鸡和一头猪。1989年五月,儿子的出生给我们这个小家平添了快乐也增添了负担。妻子一人要种地,儿子没人管。她只好把孩子带到地里。那时候,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推着一辆加重自行车,前面坐着儿子,后面带着两桶水,肩上还要背着一个大药桶,艰难地沿着崎岖的小路,向地里走去的情景。这个情景,现在仍定格在我的记忆里,也留在乡亲们闲聊的话语里。   那时我家还没有专门的灶房,锅就安在大房里面。好多年的烟熏火燎,大房上面的椽檩就熏成了油黑。妻子为此不知埋怨了我多少次。可我那是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1998年暑假,我便盖起了两间厦房作为灶房。宽敞的厨房给我们这个家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也给这个家平添了一丝丝快乐。1999年暑假,我换掉饲养室的那个门,盖起了新的用瓷砖砌成的门楼。朱红的油漆大门,在周围白色瓷砖的映衬在显得是那样的庄严而炫目。门额上,学校的美术老师特意画了一棵迎客松,书写着“日出扶桑”四个字。这是我特意向学校的校长索要的题字。现在品味着这四个题字,想想那时,我们的领导对我这个家,对我和孩子的未来寄予多大的期望呀!那时这座气派的门楼,为我们这条巷子绘制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也为我们的家增添了特有的风采。   2004年秋,我对妻子再三劝说,她终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倾注着自己心血和汗水的家,来到学校门前开了个小卖部。从此,她才脱离了辛劳的土地,脱离了艰辛和孤独。尽管我多少年都没有在家过年,也很少在家里居住,但妻子每次回家都要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扫一遍。每年的除夕,我都要和儿子回去,把家里打扫干净之后,给大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响一大卷迎春的炮竹。   现在的老屋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已经破旧不堪了,也沦陷在了低洼处,那座门楼也随着流年的过往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尽管我们更是很少回到老屋,但老屋留给我们的难以磨灭的岁月印痕,却时时在提醒着我们:创业维艰。现在,哪个乡亲盖房需要暂住一段,我们便让他们暂做避风挡雨的栖息之地。老屋留给我和村民的将是一个另外的印记。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