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15 .docVIP

2019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15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考知识模拟卷15 1、2016年“两会”指出,今年是中国航天大年,新火箭新飞船升空,同时还有新的发射场启用等。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国历史上曾拟定了57项重点任务的科技发展规划,其中特别强调发展当时最先进科技的重点项目: ●原子能?? ●火箭和喷气技术?? ●电子计算机?? ●半导体 ●自动化?? ●精密机械?? ●仪器仪表?? ●新兴科技 这一规划最有可能制订于(? ?) A.新中国建立初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 C.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初期D.科技体制改革实行之后 2、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理由是她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其研究工作在“文革”时期得到长足的进展。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③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④载人航天技术取得突破件进展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科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最能代表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的成果是 A.葛洲坝水利枢纽 B.大庆油田投产 C.“两弹一星” D.“杂交水稻”推广 4、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5、观察下图,从图中统计数字的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我国(???) A.教育得到持续发展B.义务教育已经完全普及 C.“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得到落实D.“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 6、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公式表述是: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75%)+资本增长(25%)。美国1984年以后,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资本增长(34%)+科技、教育(66%)。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6%—80%。在此背景下我国(???) A.提出“双百”方针?????????????????B.颁布《义务教育法》 C.恢复高考制度???????????????????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7、莫言在小说中构造出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神秘的对象世界,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与此风格手法类似的文学作品是(?? ) A.《百年孤独》 B.《安娜·卡列尼娜》 C.《老人与海》 D.《巴黎圣母院》 8、文学艺术作品都有特定的创作风格。下列创作风格与对应的作品都完全符合的是( ) 序号 创作风格 作品 ① 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 《红与黑》《战争与和平》 ② 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 《格尔尼卡》《星月夜》 ③ 向色彩的奥秘进军 《自由引导人民》《向日葵》 ④ 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 《野玫瑰》《巴黎圣母院》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 9、1970年,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以其描写苏联劳改营中生活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遭到了苏联政府的驱逐而移居美国,成为苏联侨民文学的典型代表人物。这一现象说明(?? ) A.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B.东西方文学的碰撞与冲突 C.美苏“冷战”在文化上的表现D.苏联主流文学被西方认可 10、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 ) A.现实主义流派?????????????B.浪漫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 11、《西方艺术史》认为:“艺术应该从所有的思想领域中解放出来,自由和偶然哺育着灵感。(某画家)从纸上的一滴墨水点或咖啡点出发去寻求变化,冲动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劳作。于是,与个人笔触联系在一起的色彩效果便占据了统治地位,因而也损失了精细准确的画面。”与该描述相符合的美术作品是(?? ) A.《格尔尼卡》??? B.《日出·印象》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自由引导人民》 12、17、18世纪,德国媚法之风盛行,但在音乐领域,却涌现出了多位誉冠欧洲的音乐家。巴赫被誉为“欧洲音乐之父”,亨德尔被贝多芬称为“我们之中的最伟大者”,格鲁克被称为“领

文档评论(0)

叶倾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