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障碍新.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言语和口头表达方面 沉默不语或较少使用语言 言语运用能力损害 刻扳重复模仿言语 言语音调、节奏的障碍 自我中心语言 非语言性交流损害 行为方面 对环境倾向于要求固定不变或不正常反应 不寻常的兴趣和非同一般的游戏方式 刻板重复的行为和特殊的动作姿势 智力和认知方面 大约60%的孤独症患儿智商低于50分,20%在50-70分之间,20%智商高于70.孤独症儿童在认知和智力作业表现较差,多数孤独症儿童有广泛的认知缺陷。 早期的行为特征:  1.对声音没有反应 2.难于介入同龄人 3.拒绝接受变化 4.对环境冷漠   5.鹦鹉学舌 6.喜欢旋转物品     7.莫名其妙地发笑 8.抵抗正常学习方法     9.奇怪的玩耍方式 10.动作发展不平衡     11.对疼痛不敏感 12.缺乏目光对视  13.特别依赖某一物品 14.不明原因的哭闹 15.特别好动或不动 16.拒绝拥抱  17.对真正的危险不惧怕 18.用动作表达需求 以上的18种行为就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同时具备以上7种行为,就应该怀疑他有孤独症倾向了。 (三)共病 精神发育迟滞:75%的孤独症儿童伴有精神发育迟滞。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抽动障碍 强迫症 情感障碍(出现焦虑和心境障碍) (四)诊断标准 教材P445 (五)量表 (1)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简称ABC量表) (2)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autismratingscale,简称CARS): (3)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DI-R) (六)孤独症产生的原因 1、遗传因素 孤独症儿童的兄弟姐妹患孤独症者占2%-6%,比一般人的患病率高处5倍。 同卵双生子患孤独症的同病率为36%-95%。 2、神经系统形态和功能因素 患者第四脑室的明显增大、整个脑干明显较小,小脑发育不良,比正常儿童要小。 孤独症是大脑单侧化障碍,左侧半球发育不良 3、精神因素 孤独症患儿父母在儿童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孩子的行为采取不积极、不合理的对待,从而导致婴儿的情感退缩。婴儿的退缩又促使母亲对他进一步的拒绝。孩子对整个世界开始拒绝,形成孤独症。 4、孕产期高危因素 母亲孕龄偏大,在孕期有精神抑郁、吸烟史、病毒感染、高烧、泌尿系统感染和服药史。患儿早产、出生低体重,有产伤,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先天畸形等。 (七)孤独症的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临床上治疗孤独症的药物主要是:精神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中枢兴奋剂等。 氟派啶醇和安坦:控制刻板、重复动作,减少多动行为 舒必利:改善孤僻和退缩症状,安定情绪,提高言语水平 甲硫哒嗪:治疗烦躁和焦虑 利他林、匹莫林:有助改善多动和注意力短暂。 2、心理治疗 6岁以前的最佳干预期进行教育训练 心理动力学疗法:为患儿提供具有支持性和接纳的环境,让儿童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开始与外部世界发生接触。 家庭疗法:原则:对孩子的行为宽容和理解;异常行为的矫正;特别能力的发现、培养和转化。 第四节 儿童期焦虑障碍与抑郁 一、焦虑障碍 (一)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焦虑障碍(P425) 广泛性焦虑障碍 特殊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 强迫障碍 惊恐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分离焦虑 (二)分离焦虑障碍 1、概念:分离焦虑(Dissociative anxiety) 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 分离焦虑多发生于3-15岁儿童,发病高峰是6-11岁。随年龄上升发病率逐渐下降。 2、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3、分离障碍焦虑的诊断标准(P427) (四)恐怖症(P427) 致病机理 描述 生物易感性 可能具有焦虑障碍的基因倾向 行为的抑制性 儿童天生具有抑制、担忧的气质 经历过创伤事件或不可控事件 有些儿童在经历创伤事件后患上分离焦虑障碍;研究发现长期的不可控状态能够导致非人力灵长类动物产生焦虑 父母养育经验 父母可能鼓励子女的怯懦行为,不鼓励他们正当的独立性 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教儿童学会用自慰交谈来质疑消极的想法,并通过放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