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地质大学西部计划
中国地质大学成教学院 学号 学生 XX届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考察实习报告二○一三年五月二十八日XX20714***** 一、序言 根据教学安排,经过五年的理论学习以后,教学站于XX年5月组织全体学员进行毕业考察实习。这次考察实习的地点安排在云南省。重点考察腾冲火山和北衙金矿山。通过这次考察,一方面是对前五年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另一方面是为随后的毕业设计做铺垫,让我们对所学习过的书本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这次考察实习相对于一般的考察、单项实习更有意义。在带队领导陈校长的统筹安排下,我们全体学员于XX年5月15日从贵阳出发,XX年5月16日达到第一个考察点云南腾冲。完成腾冲火山的考察实习后,沿途考察滇西北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特别重点考察了位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的北衙金矿。 这次考察实习主要是野外现场观察和邀请考察点的有关专家进行专题报告,特别是北衙金矿的苏矿长所作的矿山专题报告非常感人,让我们从另外一个侧面了解到云南黄土型金矿的地质特征,以及露天多台阶高边坡全机械剥离采矿运输的工艺流程。 通过这次考察实习,加深了我对所学专业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工作对象、面临问题及解决办法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职业责任感,考察实习的日子里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提高了团队精神。现将北衙金矿考察实习中认识的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二、北衙金矿考察认识 北衙金矿床是滇西北地区发现较早的与喜山期富碱岩体脉有关金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特别是最近在北衙矿区红土型矿化的发现与突破,加大了北衙式金矿床的找矿意义,对该金矿开展地质研究将有助于区域相似金矿床的寻找工作。矿区位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北衙乡。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板块的西部边缘,区域性的NW向金沙江一哀牢山深大断裂、近SN向的永胜一程海断裂带和NE向的丽江断裂带分别在矿区的南、西北和东部通过。在区域富碱岩体带中北衙金矿区位于中岩带中部的鹤庆一北衙岩体集中区内。 1、矿区地质特征 北衙矿区总体上受南无山复式背斜东翼的一个NNE向次级向斜构造控制,地形上为一个小型的SN向山间盆地,已知的矿化带和主要的矿体分布在该盆地的东西两侧的山坡上。现有矿区长,宽约为 km。据最新资料,在原矿区西部的马头湾碱性岩体中也发现了金矿化,从而使矿区的宽度增加到了10km以上。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三叠统北衙组灰岩、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页岩和土几叠统峨山组玄武岩,其次尚有上三叠统松佳组砂页岩主要见于矿区外围,以及下第三系丽江组砂砾岩堆积物和第四系红土层,其中红土层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中央,区内的构造除发育NNE向的向斜外.尚有WN向的断裂。该区存在两条隐伏阴基底断裂,一条为近EW向。 2、矿床地质特征 北衙金矿床是在早期(上世纪50年代末)勘查的铅锌银矿床的基础上,于80年代经有关部门反复工作后确定的。由干对控矿因素的多 样性和矿化类型的复杂性认识不够深入,致使对金矿体的产出规律认识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矿体的深入勘探、圈定和利用。近年来,针对该矿床开展的多次专项研究,已初步查明了矿区的地质构造、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化富集规律,为该矿床的进一步勘探、扩大资源量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2.1矿化区〔带) 根据最新的地质勘探资料,可将矿区(含外围)划分为3个矿化区(带)。东区为向斜构造的东翼,包括锅盖山、桅杆坡和笔架山等三个矿段;西区为向斜构造的西翼至马头湾一带,主要包括金沟坝、红泥塘和乱洞山等三个矿段;中区(带)为向斜构造的轴部、为第四系的红王准积区,是区内红土型金矿重要分布区。虽然各矿区(带)受近SN向向斜构造的控制,但主要矿化地段则被严格地限制在EW向构造带的范围内。由于具体的成矿条件不同,不同区(带)矿化类型、矿体特征、矿石矿物组成等均不相同,形成了本矿床多因素控制、多矿化类型的复杂特点。 矿体斌存部位及其产出特征 北衙金矿床不同矿段中矿体的赋存部位及其产出特征视各矿化区具体条件的制约,大致可作如下的划分: 产于碱性众岩体内裂隙和节理中的金铜矿化 矿体沿裂隙和剪切节理产出,呈脉状或透镜体状,一般延伸不大,厚度小,但品位稳定,该类矿体多见于钻孔的深部,以西区红泥塘矿段最为典型。 产于岩体内外接触带或接触破碎带中的矿体 此类矿体沿岩体与碳酸盐接触带产出,产状随接触带变化,单个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分支复合、膨缩现象明显。在接触带岩体边缘的下凹部位矿体膨大变厚,金矿化也较好,在接触破碎带中的矿体呈脉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形态复杂多变,分支复合明显,破碎带中通常可见有斑岩脉多期侵入,矿化蚀变强烈,有些较早侵入的煌斑岩脉蚀变矿化形成矿体。该类型的矿体主要见于红泥塘和乱洞山矿,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