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交会穴的作用 定义:交会穴是指两经或两经经脉交叉、会合部位的腧穴。 主治: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交会穴可治所交会经脉的病证。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头针 头针,又称头皮针,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进行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头针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二:一是根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二是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选取相应的头穴线。 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 头针刺激线均位于头皮的部位,按颅骨的解剖名称分额区、顶区、颞区、枕区4个区,14条标准线(左侧、右侧、中央共25条)。 操 作 方 法 体位:卧位(或坐位) 术前准备 定穴、消毒:分开头发或剃去头发、2步消毒 选针:28~30号,0.5~1.5寸 进针: 1.快速进针法 配合吸气进针 2.快速推针法 角度:150-300度 深度:刺入皮下(帽状腱膜下层)。 运针手法、刺激强度 1.快速捻转手法:200/分钟(2-3分钟) 2. 抽添手法:抽提法 (抽插在1分范围内) 进插法 留针:15~30min,间隔行针1~2次。可加电针 出针:捻转起针。压针孔防止出血。 消 毒 碘酒、酒精 毫针法 针 刺 头皮针进针示意图 临 床 应 用(适应范围) 头针主要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 1.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脑血管病引起的 ) 2.精神病症(调节大脑皮层功能状态 ) 3.疼痛和感觉异常(疼痛性病症、感觉异常) 4.皮层内脏功能失调所致的疾患 (高血压病、冠心病、溃疡病、男子性功能障碍和妇女月经不调 (功能性者), 以及神经性呕吐、 功能性腹泻 ) 注 意 事 项 1. 囟门和骨缝尚未骨化的婴儿和孕妇不宜用头皮针治疗。 2. 头颅手术部位,头皮严重感染、溃疡和创伤处不宜针刺,可在其对侧取相应头皮针治疗线进行针刺。 3. 头皮针刺入时要迅速,避开发囊、瘢痕。 4. 检查针具,减少疼痛;注意针下感觉,调整针刺方向与深度, 5. 留针时不要随意碰撞针柄,防止弯针和疼痛。 6. 有脑出血病史者,慎用头皮针治疗。治疗前要认真进行各种检 查,避免手法过强,留针时间短或不留针,加强严密监护。 7.尽量取卧位,防止晕针,及时处理。 耳针 耳针是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根据形如胚胎的耳穴分布图看到: 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 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居耳舟,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 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 针灸治疗总论 第一节 针灸治疗原则 是针灸治疗疾病时所依据的基本法则。 是确立治疗方法的基础。 补虚泻实 清热温寒 治病求本 三因治宜 《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除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补虚泻实 ——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 补虚 泻实 平补平泻 补虚 “虚则补之”, “陷下则灸之” 1针刺手法之“补法”的施用, 2常取偏补作用的腧穴关元、气海、命门、膏肓、足三里、太溪和相关脏腑经脉的背俞穴、募穴、原穴等 “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是指气虚下陷而引起的病证,灸治为主。----补气举陷。 泻实:实则泻之 菀陈则除之 1“实则泻之”--实证用泻法治疗。 如表邪亢盛、痰涎壅塞、食物中毒、食积胀满 针泻刺泻的手法, 偏泻的腧穴行间、委中、水沟、十宣、十二井等穴 “菀陈则除之”,属于实者泻之的范畴。泛指络脉瘀阻不通而引起的病证,刺血为主以清除瘀血。如三棱针放血,刺出血后拔罐 菀,同“瘀”;陈,指陈旧,时间长久。菀陈,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脏腑、经络虚实表现不明显,本经循经取穴 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 清热温寒 《灵枢·经脉》载:“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清热 温寒 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活垃圾清运转运及转运站运营方案(投标方案).docx
- 质量理念培训.pptx VIP
- 2025年国家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一》常用中药材彩图(第七版 高清图片) .pdf VIP
- 汽车四轮定位参数.课件.ppt VIP
- 24黄梅小调打猪草二胡民乐合奏谱简谱.pdf VIP
- CRH380AL型动车组一级修作业指导书.pdf VIP
- 城市更新技术谱系.docx VIP
- 某集团人力资源部2025年度考核指标方案(精品).docx VIP
- 学校美育建设调研报告修订稿.docx VIP
- 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A 课件+嵌入音频(共22张PPT) 人教版(2025)七年级英语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