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东三省二模语文答案(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2019年东北三省三校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D(A,无中生有,并未“证实了夏文化的存在”,原文“不但没有形成共识,……,甚至有学者开始怀疑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夏代”;B,张冠李戴,“二里头遗址西亳说”是第二类方法,即由商上溯推夏,“直接以偃师二里头遗址为桀都斟寻,然后据此推定登封王城岗遗址为禹都阳城”是第一类方法;C, 以偏概全,文中“这类遗迹遗物”,并非泛指所有的遗迹遗物。) 2.C(曲解文意,原文说“这就说明“‘都邑推定法’是有严苛的前提条件的,它必须寄托于王陵、文字这一类‘铁证’的基础之上”,王陵和文字不是同时必需的两个条件,或然变成了必然。) 3.B(张冠李戴,并非“论定桀都所在”,而是“论定成汤亳都所在”。) 4.B(“相比2017年下降3个百分点”错误,应该是下降0.3个百分点。) 5.A(B项“有效遏制了网络诈骗现象”于文中无据。原文是“为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夯实了基础”。C项只强调让“失信收益低于失信成本”以偏概全,依据原文可知造成虚假广告、网络诈骗等乱象的原因有多种。D项“一系列问题”理解有误,由原文材料三“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通过最新技术手段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可知。) 6. ①政 府:立法执法有力; ②网络运营商:落实实名注册; ③网 民:不失信、不泄露、不轻信、不传谣。 (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7.B(强加因果,原文无此因果关联;“精神绷得太紧”理解有失偏颇;处于悬崖绝壁间的是早年兰花图。) 8. ①呼应前文。说明早年的郑板桥尚未寻到灵魂的安枕,精神处于一种突围的状态; ②丰富人物特点。题兰诗中“千山顶上”“妙香”“去不留”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郑板桥傲岸高洁的情操; ③形成对比。此诗表现的郑板桥早年的精神品格和“六十一岁”之后的人生境界形成对比,既勾勒其人生历程,更衬托了其晚年的“通透”。 9. ①首先,“人生从六十一岁开始”意味着郑板桥艰难的人生选择。郑板桥生于书香门第、浸染于传统风习,最终辞官归田,回到自己熟悉的绘画领域; ②其次,“人生从六十一岁开始”包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郑板桥选择的背后是放弃的勇气和抉择的智慧,他解去人生的枷锁,才耕耘出独特而别样的人生; ③再次,“人生从六十一岁开始”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要活得洒脱、活得通透,如此,更能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该题落脚点为“人生选择”、“精神智慧”、“人生价值”等,每点2分。如有其它答题角度,原文有据,也可酌情给分。) 10.B(帝曰:“外事不便,可言之。”时兵部侍郎柳述侍,云起即奏:“述未尝更事,特缘主婿私,握兵要,议者谓陛下官不择贤,此不便者。”) 11.B(“纯”是美谥,不属于有批评意味的谥号。) 12.D(“参与了朝廷的党派争斗”于文无据。原文仅交代韦云起的弟弟侍奉隐太子。) 13. (1)放着这样的重大心腹之患不去对付,反而对函、洛阳两地炫耀武力,如果奸佞之人趁虚而入,一旦有变故,祸患将不会小啊。(图:对付、谋取;窥兵:炫耀武力;且:将。以上采分点各1分,句意2分。) (2)韦云起多次阻拦对抗(窦轨),窦轨于是扬言说韦云起私通敌人,谋求私利,两人从此开始有了嫌隙。(持掣:阻拦对抗;宣言:扬言;隙:名词用作动词,生嫌隙。以上采分点各1分,句意2分。) 14.C(边地连年兵戈相交,主要是因为安禄山逼反;“向来反复无常”理解也有误。) 15. ①对统治者失策的批判:“诸将已承恩”是统治者错用朝中奸臣,而使边境荒凉、边患严重,于是诗人痛斥统治者所用非人; ②对边城守将不力的批判:边城守将以边功邀宠,只顾私利,守边失策、无能; ③壮志难酬的悲愤:最后两句写诗人虽有安边的策略与自信,渴望成就一番功业,却不被重用,表现出诗人仕途失意的愤懑; ④因志不得伸而归隐的无奈:“独”写出了无用武之地的孤独,“闭门”借陈寔“闭门悬车”的典故写出了作者因有感世道黑暗而拒绝入仕的落寞。 (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16. (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哀吾生之须臾,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7.C(语段文意,在于强调“坚守文学艺术的美感与尊严”,网络文艺评论本应为重“美感”轻“网感”,排除A项和D项。另外A项主语残缺,D项搭配不当。B项成分残缺。) 18.A(先“传统”,后“现实”,排除B和D;先“割裂”,后“偏离”,排除C。) 19.D(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一脉相承,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触手可及,近在 HYPERLINK /doc/2704954-2855

文档评论(0)

hanviv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