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病例讨论血透护理之深静脉置管PPT课件.ppt

课件:病例讨论血透护理之深静脉置管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病例讨论血透护理之深静脉置管PPT课件.ppt

可编辑 可编辑 病例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血液净化中心 病例资料 患者刘某某,男,63岁,2009年4月22日因“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慢性肾小球肾炎” 入我科定期血液透析治疗,现每周透析三次。 2012年4月因“内瘘闭塞,血管条件差无法再行内瘘手术”行“右颈内静脉永久置管术”,继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时生活习惯不佳,在家经常洗澡致敷料潮湿,曾数次发生上机后寒战,发热,插管创口处软组织红肿,有脓性分泌物,并有多次出现导管血流量不佳等现象。 病例资料 2014年11月因“皮下隧道感染,肉芽组织增生致导管不稳定” 进行换管。并留血及原导管残端送检做细菌培养。 换管后透析治疗至今,患者仍偶有导管血流量不佳、上机后寒战、插管创口处皮肤红肿渗出等状况发生。 症状原因分析 上机后寒战、插管创口处皮肤红肿渗出——感染 导管血流量不佳——血栓形成 护理对策 感染护理对策 血栓形成护理对策 感染护理对策 感染——深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 导管出口感染:表现为导管口周围皮肤或隧道表面皮肤呈红、肿、热并有脓性分泌物。 隧道感染:皮下隧道肿胀、出口处可见脓性分泌物。 血液扩散感染:患者血透开始15分钟-1小时左右,出现畏寒,重者全身颤抖,随之发热。 感染护理对策 感染发生的原因 医者操作不规范:置管及导管使用时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熟练,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原因。 患者自身原因:如个人卫生习惯差,不能长时间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插管的位置,股静脉置管较颈内和锁骨下静脉置管更易发生感染;基础病差异,如糖尿病肾病的透析患者由于长期的糖代谢异常,加重了微血管病变,造成组织损伤,而含糖的局部组织成为致病菌培养基,促进细菌、真菌生长。 感染护理对策 感染发生后的处理 严格、规范、熟练操作:每次透析前均应打开敷料,注意观察创口有无出血、红肿、渗出和导管滑脱,严格消毒创口周围皮肤,并更换无菌敷料妥善固定。若置管患者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及脓性分泌物,那么首先彻底消毒血痂或脓性分泌物,血痂不可强行拭去,用生理盐水软化后拭去,再经碘伏消毒后,无菌伤口敷料覆盖。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感染护理对策 遵医嘱合理全身或局部使用抗生素:本例患者透析半小时后出现寒战、全身颤抖,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缓解症状,透析结束后使用抗生素封管:头孢他啶(复达欣)或头孢噻肟1.0g+肝素50mg+生理盐水4ml,必要时口服或静滴抗生素。 健康宣教:嘱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洗澡时可用人工肛门用的肛袋将导管装入,密封导管出口处皮肤,短时淋浴,避免淋湿导管和敷料,若敷料潮湿要及时至医院更换。 血栓形成护理对策 导管内血栓形成 导管贴壁 导管血流量不足 导管扭曲 血栓形成护理对策 导致血栓形成的原因 留置导管使用时间长 患者高凝状态 肝素用量不足或导管扭曲 血栓形成护理对策 透析开始连接导管时,常规消毒后判断导管通畅情况,用无菌注射器分别从抽吸动静脉管腔内的封管肝素盐水及血凝块,弃去,确定通畅无血栓后,连接透析管路开始透析。 注意:在抽吸过程中出现血流不畅,忌强行向导管内推注液体,以免血凝块脱落而引起栓塞。 透析结束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净导管内的血液,再根据管腔容量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对于高凝或导管不畅,流量不佳的患者,可采用尿激酶+肝素封管来防止血栓的形成。 血栓形成护理对策 导管内血栓溶栓方法: 抽出封管液,用2ml注射器根据管腔容量注入同体积的尿激酶溶液(1ml含尿激酶5000~10000U),每10min注入生理盐水尿激酶溶液0.3ml,共2次,使尿激酶到达导管远端,共保留30min后抽出尿激酶溶液,必要时重复以上步骤。 血栓形成护理对策 对于完全堵塞的导管,用尿激酶溶栓时,不可用力向导管腔内推注液体,以免将血栓推入血管内,可用50ml注射器,前端预冲尿激酶溶液,用力抽吸导管,形成负压,使尿激酶溶液缓慢吸入导管腔,保留30min,待导管部分通畅时,继续采用上述方法溶栓,必要时可适当加大尿激酶浓度,前提是保证尿激酶不进入人体。 Thanks!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