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药理学-第六章-内脏系统药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内脏系统药物 第六章 内脏系统药物 1、消化系统药物 2、呼吸系统药物 3、血液循环系统药物 4、利尿药与脱水药 5、子宫收缩药 第一节 消化系统药物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种类很多,根据其作用和临床应用,可分为: 健胃药与助消化药、 制酵药与消沫药、 瘤胃兴奋药、 泻药和止泻药。 一、健胃药与助消化药 (一)健胃药 健胃药——系指能促进唾液、胃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加强胃的消化机能,从而提高食欲、加强消化的一类药物。健胃药可分为: 苦味健胃药、 芳香性健胃药、 盐类健胃药。 1.苦味健胃药 苦味健胃药多来源于植物,如龙胆、马钱子、大黄等。这类药具有强烈苦味,通过神经反射引起消化液分泌增多,有利于消化,促进食欲,起到健胃作用。 苦味健胃药健胃机理 苦味药经口内服时,刺激了舌部味觉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作用,引起味觉分析器兴奋,进而提高了大脑皮层食物中枢的兴奋性,反射地增加唾液与胃液的分泌,增强消化机能,并提高食欲。这种作用在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时更显著。 1.苦味健胃药 根据苦味健胃药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本类药物时,为充分发挥苦味药的健胃作用,应注意下面几点: (1)制成合理的剂型,如:散剂、舔剂、溶液剂、酊剂等是适合的剂型; (2)一定要经口给药,接触味觉感受器,不能用胃管投药; (3)合理的给药时间,一般认为在饲前5~30分钟为宜; (4)一种苦味健胃药不宜长期反复使用,而应与其他健胃药交替使用,以防药效降低; (5)用量不宜过大,因过量服用苦味健胃药反而抑制了胃液的分泌。 1.苦味健胃药 (1)龙胆 一种中药,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或三花龙胆的干燥根茎和根。有效成分为龙胆苦苷约2%,龙胆糖约4%,龙胆碱约0·15%。 1.苦味健胃药 [作用与应用] 因味极苦,故口服后主要发挥苦味健胃剂作用。吸收后主要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对脊髓具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作健胃药,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等疾病。 安全范围小,应严格控制剂量,而且连续用药不能超过1周,以免发生蓄积性中毒。中毒时,可用巴比妥类药物或水合氯醛解救,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各种刺激。 2.芳香性健胃药 是一类含挥发油,具有辛辣性或苦味的中草药。内服后轻度刺激消化道黏膜,引起消化液增加,促进胃肠蠕动。还有轻度抑菌制止发酵作用。 药物吸收后,一部分经呼吸道排出,增加分泌,稀释痰液,呈轻度怯痰作用。 具有健胃、制酵、驱风、怯痰作用。 健胃作用强于单纯苦味健胃药,且作用持久。 芳香性健胃药常配成复方制剂,常用的芳香性健胃药有:陈皮、桂皮、豆蔻、小茴香、八角茴香、姜、辣椒、蒜等。(调料) 2.芳香性健胃药 (1)陈皮 橙皮 一种中药,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含挥发油、川皮酮、橙皮苷、维生素B1和肌醇等。 2.芳香性健胃药 (2)桂皮 又名肉桂,一种中药。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含挥发性桂皮油1~2%,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 2.芳香性健胃药 (3)豆蔻 白豆蔻 一种中药。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含挥发油,油中含有右旋龙脑、右旋樟脑等成分。 [作用与应用] 具有健胃、驱风、制酵等作用。用于消化不良、前胃弛缓、胃肠气胀等。 2.芳香性健胃药 (4)姜 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含姜辣素、姜烯酮、姜酮、挥发油。挥发油含龙脑,桉油精、姜醇、姜烯等成分。 [作用与应用] 温中散寒。内服后,能显著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还具有抑制胃肠道异常发酵及促进气体排除的作用。 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肠气胀等。孕畜禁用。 2.芳香性健胃药 (5)大蒜 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鲜茎。含挥发油、蒜素,气特异,味辛辣。 [作用与应用] 内服发挥芳香性健胃药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