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l~2) 第一层(1) 第二层(2) 第二部分(3) 第三部分(4) 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篇末进行归纳。全文先论证“生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 本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用排比句式,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只用一句话概括,这样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小结 ⒈词性活用 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恒亡。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 拂 ⒉一词多义 国防 国家 不顺 同“弼”,辅弼 ⒊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 衡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士 曾同“增”,增加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拂同“弼”,辅弼 ⒋虚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而死于安乐也 以天下之所顺 所以动心忍性 从 给 在 凭 用来 于 以 ㈠文言文中有一些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可译为“使(让)”+宾语+动词(形容词)请照下面例子翻译后面的句子。 例:必先苦其心志。 译:使他的内心痛苦。 ⒈劳其筋骨。 ⒉饿其体肤。 ⒊空乏其身。 ⒋行拂乱其所为。 ⒌所以动心忍性。 使他的筋骨劳累 使他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使他资财缺乏,受贫困之苦 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下》,文题是编者加的,恰好也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整体把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内容上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第二部分(3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最后一部分(4段)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 要点勾勒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要经受忧患 个别事实 一般道理(客观) 二、忧患的益处 个人 正(主观) 国家 反 三、归纳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性善”。孟子曾周游列国,不为诸侯 所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发展孔子的学说,作《孟子》七篇(共261章)。《孟子》是儒家的重要著作,文章气势磅礴,语气流畅,巧于辩论,富有文采,是古代散文的杰作,对后世散文影响很大。 分析鉴赏 1.学习积累文言词汇 ⑴环而攻之 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⑶人恒过 ⑷百里奚举于市 ⑸所以动心忍性 “环”在这里不是名词,而是动词“围”的意思。 句中“域”本义是名词“界限”,在这里作动词“限制”。 “过”字不作名词“过失”解,而是动词“犯过失”之意。 “举”作被举用,被“选拔”解释。 “忍”是通假字,通“韧”,在这里是“使……坚韧”的意思。 2.两章比较 这两章都具有短论的特色,作者抓住实质问题,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中心鲜明突出。大量的排比句、对比句的运用,骈句和散句的组合,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读来朗朗上口。 * * 词类活用 关于孟子 分析鉴赏 练习一 练习二 段落 小结 理解 整体把握 翻译 解题 要点勾勒 结构图示 练习 朗读 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装饰施工图制图规范.doc
- 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doc
-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doc
-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
- 试题汇编——压强和浮力综合计算题.doc
- 数字信号处理的简单介绍文献翻译及英文原文.doc
- 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 中江县实验小学青年教师梯次培训计划.doc
-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名言.ppt
-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课件.ppt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