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标准讲解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SO14001:2004 标准讲解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图 ISO14001:2004 遵循PDCA原则,有17个条款,通常称17个要素 42环境方针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附录A 使用指南 附录B GB/T24001和GB/T19001之间的关系 文献 引 言 可确保组织持续满足法律与方针的要求; 不是用来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 不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 总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污染预防和可持续发展; 未提出对环境绩效的绝对要求; 不保证取得最优的环境结果—强调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1、 范 围 1.本标准适用于那些确定为能够控制,或有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2.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c.通过下列方式展示对本标准的符合: 1)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 2)请感兴趣的一方(如顾客)予以确认; 3)寻求外部组织对他自我声明予以确认; 4)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 3.本标准中所规定的所有要求,都拟能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目前尚无引用标准 3、定 义 (第一组) 环境 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在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环境-环境因素-环境影响 环境:范围很广(水、大气、自然、生态及相互间关系) 环境因素:环境相互作用、即环境变化的原因 环境影响:环境变化的结果(包括有益的和有害的) 说明:发生在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例如) 3、定 义(第二组) 环境方针 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所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 环境目标 与组织所要实现的环境方针相一致的总体环境目的。 环境指标 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 3、定 义(第三组) 环境管理体系 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 注1: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 注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绩效 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 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及其他环境表现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 内部审核 客观地获取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对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小型组织,独立性可通过与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来体现。 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绩效-内部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管理要素和相关活动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组织机构、策划、职责、操作、程序、过程和资源等) 内部审核:对象用审核准则对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满足程度进行验证。 环境绩效: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结果(可测量、可评价) 3、定 义(第四组) 组织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不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相关方 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审核员 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组织-相关方-审核员 组织:适用的对象,范围很广,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企业、事业、社会团体、服务机构) 相关方:包括供应方、合同方、顾客、居民、执法当局、新闻媒体等 审核员:审核实施的人员,具备审核能力 3、定 义(第五组) 污染预防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的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