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教学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现场急救处理 第一时间必须寻找和解除危及生命的损伤 1)解除窒息、疏通气道, 2)制止大出血, 3)解除心包填塞, 4)封闭开放性气胸和引流张力性气胸, 5)解除过高的颅内压。 (二)多发伤院内急救措施 根据抢救原则先抢救生命后治疗,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骤 1、把握生命特征:检查呼吸、血压、心率、意识、瞳孔。 2、脱去衣服,迅速估计伤情。 急救措施 第二步骤 1、心跳呼吸骤停者予以心肺复苏,神志昏迷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2、迅速开放两条以上静脉,同时配血。 3、有明显外伤者给予止血(可加压包扎缝扎)必要时输血。 4、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 急救措施 第三步骤 1、详细询问病史:分析受伤情况,询问患者或护送人员、事故目击者(病史询问很重要),了解受伤时间、方式、撞击部位、落地位置、现场处理经过、上止血带时间、是否有昏迷等。 2、仔细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 对危重伤员早期检查的目的,主要是判明有无致命伤,特别是隐蔽的致命伤。在数分钟内对各系统作一初步检查,按伤情轻重缓急安排抢救先后顺序。 体格检查 按Crash plan顺序检查: C=cardiac(心脏) R=respiratory(呼吸) A=abdomen(腹部) S=spine(脊柱) H=head(头颅) P=pelvis(骨盆) L=limbs(四肢) A=arteries(动脉) N=nerves(神经) 急救措施 第四步骤 1.查血常规、凝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 2.如果伤员全身情况允许,可以搬动,则进行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及MRI检查等; 3.如果病情危重,血压、呼吸不稳,不宜搬动,应做床旁拍片、床旁B超检查。 急救措施 第五步骤 施行确定性治疗,如各种手术、胸腔式引流、颈椎牵引、骨牵引及石膏固定等。 (三)急救护理要点 对多发性创伤伤员的抢救必须迅速、准确、有效,做到抢救争分夺秒、准确判断伤情及恰当的救护是抢救成功的基础。 1、脱离危险环境 2、呼吸道管理 3、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及抗休克治疗 4、处理活动性供血、包扎、止血及镇痛 5、解除气胸所致的呼吸困难 6、伤口处理 7、安全转运和途中监护 脱离危险环境 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使伤员迅速、安全的脱离危险环境,排除可以继续造成伤害的原因。如将伤员从倒塌的建筑物或火中抢救出来。应转移到通风、安全、保暖的地方进行抢救。 呼吸道管理 畅通气道——仰头抬颏法 开放气道——清除口内呕吐物和气道异物 放置咽通气道,鼻导管给氧 颌面,喉部损伤——环甲膜穿刺,气管切开 胸部外伤,张力性气胸——气管切开,闭式引流 机械通气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及抗休克治疗 防止休克的发生或恶化 扩容抗休克的原则:“快”、“足” [快] ※迅速建立2-3条输液通道 ※观察CVP:BP↓ CVP<3cmH2O-—快速输液 CVP>15cmH2O-—心排量达顶点 CVP>20cmH2O-—心衰 BP↓ CVP≈3-15cmH2O不能判断心功能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及抗休克治疗 [足]输液总量>估计失液量 补液总量≈失液量2~3倍 休克愈重,持续时间愈长,输液更多 10000~150000ml/24h(150ml/kg.d) 处理活动性供血、包扎、止血及镇痛 立即控制明显的外出血 局部加压包扎止血 临时指压止血 填塞止血 抬高肢体止血 止血带 解除气胸所致的呼吸困难 对开放性气胸,应迅速用厚层无菌材料、纱布等严密封闭伤口,将开放性气胸变为闭合性气胸。 伴有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所致的反常呼吸时,可用棉垫加压包扎,使胸壁固定有张力。气胸、呼吸困难、气管明显移位者,应紧急于患侧胸壁第二肋间插入针头排气减压。 闭合性气胸量较大者,置胸腔引流管。 伤口处理 伤口用无菌材料覆盖,或用洁净的布类物品代替外用绷带或布条包扎。 创面中外露的骨折湍、肌肉、内脏、脑组织都禁忌回纳入伤口内,以免加重损伤和增加污染。 伤口内异物或血凝块不要随意去除,以免再度大出血。 安全转运和途中监护 在伤员多、病情复杂,需牵涉到多个专科时,现场救治人员应进行信息反馈,科室应急小组成员随时做好准备,给予现场支援,必要时启动医院急救预案,通知院内急救成员,做好抢救准备工作,确保抢救成功率。 转运技术 经过现场救治,给予生命支持,待病情许可应尽早转运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