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企业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     (一)科斯(R. Coase)的理论   科斯的企业理论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企业为什么会出现?企业边界是如何决定的?科斯认为,在新古典经济学所描述的世界里,交易是没有摩擦的(即零交易费用),信息可以无成本地获得,从而任何交易都可以在市场上达成,根本不需要一个企业来协调各要素之间的交易,从而得出结论:企业要想出现,交易费用必须大于零,更进一步,因为企业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所以市场上交易成本高的活动就内化到企业中来了。企业为什么会节约交易费用呢?科斯认为,企业配置资源的特征是“权威”,这一点是不同于市场的,这点不同决定了在某些情况下企业配置资源的费用会低于市场,但这也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即企业的边界,其分析方法是一种边际分析法,“企业将倾向于扩展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注: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中文版),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0页。)。科斯将企业视为一个契约,企业是用一个长期契约替代市场上的一系列契约,值得一提的是,科斯也提到了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正是由于这种不完全性,所以企业契约才会赋予某个签约人以“权威”,令其有权在一定限度内指挥其他人,不过科斯认为,既然企业是由各签约方在自愿的基础上签署的,从而“谁雇佣谁”这个问题就变得不重要了,因此,他的理论没有对企业内部产权分配问题进行论述(注:Coase, R., 1937, The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 1937(4).)。     (二)资产专用性理论   威廉姆森(O. Williamson )用资产专用性理论来分析纵向一体化问题,即企业的边界问题。威廉姆森认为,由于某些投资只有用在某些地方才能产生最大的价值,即具有资产专用性,这种投资会弱化投资方在投资完成后的谈判地位,因为,专用性投资有“拴住”效应,投资方没有办法防止另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由于投资方会预期到这个结果,从而会减少投资。这样,由于契约无法达到完全规避签约方机会主义的完备程度,从而使得纵向一体化变得必要。纵向一体化可以防止市场交易中的机会主义,从而节约了交易费用(注:Williamson, O., 1975,Markets and Hie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New York: The Free Press.)。   威廉姆森只是说,纵向一体化可以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但没有说明以下两个问题:什么时候才发生纵向一体化?当纵向一体化发生时,到底是谁一体化谁?格罗斯曼(S. Grossman)和哈特(O. Hart)对此作了回答。他们先将企业的所有权定义为“剩余控制权”,即企业契约是不完备的,谁能对契约中不完备的地方拥有决策权,谁就是雇主,谁就有权获得企业产生的剩余收入。在此基础上,他们认为纵向一体化虽然可以节约市场上机会主义带来的交易费用,但由于被一体化的一方失去对原来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也就损失了激励,会有效率损失,这是一体化带来的合并费用。纵向一体化到底是否发生,就取决于一体化节约的市场交易费用和带来的合并费用之间的比较,当前者大于后者时,纵向一体化就会发生。同理,谁一体化谁的问题也是取决于哪种方案可以节约更多的市场交易费用或者带来更少的合并费用,并且得出结论是,投资最重要的一方应该一体化其他方(注:Grossman and Hart, 1986,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and Later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 Economy, Vol. 94.)。     (三)间接定价理论   张五常(S. Cheung )在另一个方向上发展了科斯企业替代市场的理论。他不认为企业不同于市场,也不认为企业会减少市场的机会主义。他认为,企业是一种契约,这种契约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签署的,而市场上的契约则是中间产品商签署的,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只不过是生产要素市场和中间产品市场之间的不同罢了,在中间产品市场上进行的是产品的直接定价,而在企业内部则是用企业的剩余权利来代替直接定价,是一种间接定价,只有当间接定价的费用(一种市场上的交易费用)小于直接定价的费用(另一种市场上的交易费用)时,企业才会出现。企业的边界也是两种费用边际比较的结果。(注:Cheung, S.,1983, 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Law andEconomics, 26(1).)   杨小凯(X. Yang)和黄有光(Ng, Y-K)进一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