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惠山泥人——大阿福 本节结束 (一)雕塑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立体艺术:没有三维体积就没有典型的雕塑艺术; 雕塑形式:圆雕与浮雕(高浮雕、低浮雕与混合型); 静态芭蕾:雕塑与舞蹈都是借人的形体、姿态即体态语言反映生活、表达情感;与舞蹈相反,雕塑为“静中求动”,静是指人体动作的一个定格,但整体气韵是运动的。 雕塑的主要形式 雕塑具有多种形式,通常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 1)圆雕 圆雕的特征是完全立体的,它是独立地、实在地存在于一定的空间环境中,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的雕塑作品。观众可以从四面八方、每一个角度去观赏它。 兵马佣二号坑出土的跪射佣 大卫 曹诗图摄 2)浮雕 浮雕是介于圆雕与绘画之间的类型,是在平面上雕出或深或浅的凸起的图像。它主要用于建筑物的装饰或装饰大型建筑物的重要部位。它与圆雕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观众不能从四周观看,只能从正面欣赏。 昭陵六骏 西方浮雕 曹诗图摄 (二)雕塑总体美学原则 1、形式美与模仿美 中国古典雕塑较接近建筑,偏重于形式美;西方古典雕塑继承了古希腊的自然模仿美; 西方古典雕塑则充满自由和活跃的想象;中国大型古典雕塑较少创意,小型雕塑较灵活; 西方古典雕塑有秀美和生动轮廓;而中国古典雕塑注重装饰而非形体; 西方古典雕塑追求真实、生动和完善;中国古典雕塑注重统一性和秩序性; 2、共性与个性 雕塑是以塑造具有普遍意义和普通性格的形象为主的; 西方突出普遍中的个性; 中国则突出普遍中的共性。 (三)神性的寓意与理想 雕塑适宜于表现高度概括了的、理想性强且性格单纯的神的形象; 中国的石刻形象,大部分是一种权势、尊严和象征; 西方雕塑中的神像,则往往是一种抽象观念的体现,如自由、爱情、艺术、战斗、胜利、种植等等。 中国由于受佛教的影响,题材多为佛教神像和故事,动物人物造型。 欧洲的作品多为古希腊及古罗马的经典人物和故事。主要表现人的活动、意志和思想感情。 题材 断臂的维纳斯 维纳斯像于公元一世纪发现于希腊美隆地区,是希腊美神、爱神和生殖之神的偶像。 (四)人物塑像的形体 中国的雕塑大部分是直立的或端坐的以示肃穆庄严,西方人物雕塑大部分处于运动状态; 强调的部位不同,中国强调人首、虚化人体,西方强调人体、虚化人首; 现代趋于一致。 人物塑像形体的刻画 中国雕塑:①以直立式、端坐式为主,表情变化少(静美)。 ②强调人首而虚化人体。 西方雕塑:①以运动形式为主,表情丰富(动美)。 ②强调人体而虚化人首。 琮 玉圭 《说文》中称的“剡上为圭,半圭为璋”指的是上部尖锐下端平直的片状玉器。圭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工具石铲和石斧,因此今天古学界将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许多玉铲及方首长条形玉器都定名为圭。真正标准的尖首形圭始见于商代而盛行于春秋战国。 玉圭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是代表统治阶级的等级和权力的瑞器,是重要的礼器,被广泛用作“朝觐礼见”标明等级身份的瑞玉及祭祀盟誓的祭器。玉圭的象征价值与审美价值,表现在人们尊仰和崇拜财富、等级权力和礼制观念确立。玉圭自龙山文化兴起,其最重要的价值是其作为中国传统礼仪玉器中的一个从未间断过的,重要列序,直到封建社会晚期,玉圭仍然是象征地位与权威的宝玉 四、唐代雕塑审美(成熟与圆融) (四)陶俑 代替隋朝、北朝的成队的甲士铠马俑的是成组成队的乐舞伎俑与侍女俑,多为赭黄、间以绿色釉,是汉代黄绿陶明器的发展,也是盛唐唐三彩的先河; 唐三彩盛行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 形象大体可分为:仕女和乐舞伎、文吏、武士及天王、魌头、骏马和骆驼等五类。 五、宋代雕塑审美(文弱与温婉) 宋朝政治上“重文轻武”,哲学上以收敛内向的“心学”为代表,艺术上,要求“抒发性灵”,审美倾向于纤细温婉,瘦秀小巧,形成侧重内省、内向的文化精神,表现为儒雅中的文弱和秀气中的虚软。于是艺术世俗化,理想与庄严色彩淡薄; 寺院佛教雕塑在这一时期发生的一个突出现象是罗汉群像的风行。 五、宋代雕塑审美(文弱与温婉) (一)陵墓雕塑 宋陵雕刻的题材一部分因袭唐陵,一部分为此时创新或在唐陵基础上加以变化; 宋陵雕刻布局紧凑,整体性强,没有空荡松散的感觉,但部分作品或作品的一些部分缺乏露天陈设的大型圆雕所应有的外轮廓的雄壮有力和处理的单纯、劲健、坚实厚重的效果,甚至显得繁杂和琐碎。 (二)宗教造像之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The Dazu Rock Carvings),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