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结构分析。 第一层从“前场人物,邮政局长手持一封拆开的信,匆忙上”至“特略皮奇金先生收”。主要写以市长为首的贪官污吏念信的经过。 第二层从“真是没想到的祸事”至“不对,是你先那个的”,主要写了以市长为首的政府官员念信后的反应。 2、写作特色 ①漫画式的人物形象 讽刺喜剧在塑造人物时常常用漫画式的方式将人性的弱点加以放大,《钦差大臣》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尤其是对市长这一形象的塑造更是突出,其次是邮政局长,再次是假钦差。 ②辛辣的讽刺与幽默 辛辣的讽刺和幽默是讽刺喜剧的语言特色,是一切喜剧作者所追求的目标,在这方面,《钦差大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③结构精巧的剧情设计 这部喜剧在剧情的设计上是颇具匠心的。假钦差得意洋洋地走了,他留下的信不但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且把那些被他骗过的官员们一一臭骂和挖苦了一番,更高明的是作者让这些官员自己念骗子骂他们的话,让他们当众陷于尴尬之中。尤其是市长更是当众出丑,在大庭广众面前自我揭露。 1.剥掉火漆的时候,血管里像火烧一样,把信一拆开,浑身直发毛,两只手直打哆嗦,眼前一阵黑,迷迷糊糊的全看不见啦。 夸张是一切文艺形式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但在讽刺文学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果戈理运用夸张的手法,抓住邮政局长私自拆开“钦差大臣”的信件时紧张害怕这一主要特征,作为人物心理和行为描写的基础,集中笔墨对它加以描绘,形成夸张的形象,来揭示其隐藏的邮政局长滥用职权、私自拆开他人信件、工作玩忽职守的本质。 2.我怎么晕了头?瞎了眼?我这个老糊涂!老得发了昏,我这个大笨蛋!……我做了三十年官;没有一个商人,没有一个包工头,骗得了我,连最狡猾的骗子也都被我骗过;就连那些一手瞒过天下的老狐狸、老滑头,都逃不过我的手掌心,吃过我的亏,上过我的圈套;我骗过三个省长!……省长算什么!(挥手)省长用不着说…… 喜剧的讽刺性体现在果戈理在创作这一戏剧情节时没有直截了当地去揭示市长腐败的罪行,而是让市长通过自己的嘴巴把自己做的坏事娓娓道来,表面上看,市长好像是在吹嘘自己平时有多么聪明,不容易被骗,实质上他的话在向人们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市长平时不理国政,专门营私舞弊,鱼肉人民,是一个极端昏庸腐朽、俗不可耐、令人厌恶的官吏。作者通过市长的言行,深刻地揭示了这种腐败现象的普遍性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 钦 差 大 臣 果 戈 里 钦 差 大 臣 说说你所知道的钦差大臣的形象。 果戈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 人之一。生于乌克兰一个中等地主家庭。 1828年中学毕业后,在十二月党人运动影 响下,抱着“为人类服务”的美好愿望到了 彼得堡,1829年当上一个小官吏,薪俸微 薄,生活艰苦。1831年初,他辞去职务,专 门从事写作。1831-1842年间,是果戈里 创作旺盛时期,有中短篇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 《密尔格拉得》、《彼得堡故事集》(名篇有《外套》、 《狂人日记》)。其重大代表作喜剧《钦差大臣》,长篇 小说《死魂灵》第一部等,但他后期脱离了祖国进步文学 界的影响,在创作上产生腐朽没落的思想。 钦差:皇帝派遣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 创作小故事及时代背景 。 1835年秋天,果戈里去拜访普希金。两人谈了一些 文学创作上的问题。接着,普希金讲了一个笑话,是 他亲身经历的事。他说:“两年前,我到喀山一带搜 集材料,准备写一部关于普加乔夫的历史著作。路过 奥伦堡附近的一个小县城时,那里的县长听说我是彼 得堡去的,把我当作皇上派去的‘钦差大臣’,拼命奉 承巴结我,还向我行贿。想象一下当时他们的丑态吧! 我一再声明自己不是什么‘钦差大臣’,等他们弄清了 真相,对我的态度立刻不同了,象变成另外一个人 似的。”“竟然会有这种事!真可笑。” “是啊,这样 的事也许在我们专制的俄国不知发生了多少次。说 起来,这真是个喜剧素材呢!” “对呀!我马上回去 写个剧本,把这种丑恶的事写进去,把官场中的丑 态统统揭露出来。” 1835年底,果戈理根据普希金提供的素材,写成了 五幕讽刺喜剧《钦差大臣》。1836年初彼得堡大剧院 正上演 《钦差大臣》,这是个讽刺喜剧,剧本写得精 彩极了,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出色,观众完全被征服了, 不时爆发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这时,从 一个豪华包厢里站起来一个人,他是沙皇尼古拉一世, 只听他恨恨地对身边的王公大臣说:“这叫什么戏!我 感到它在用鞭子抽打我们的脸,其中把我抽打得最厉 害。”说罢,他出了包厢,气呼呼地回到了宫中。贵族 大臣们早就感到不痛快了,戏好象专门讽刺他们似的, 沙皇走了,他们一个个都溜掉了。 《钦差大臣》通过 艺术形象全面批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