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新中国外交成就》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VIP

八年级历史下册《新中国外交成就》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节一:你的疑惑我来答 环节二:合作学习 探究三:中国70年代的外交被称为是梅开三度,想知道吗? 美国南卡州的海尔工业园。 * “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入一分钱……” ——联合国秘书长 瓦尔德海姆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20世纪70年代 改革开放以后的21世纪 1、中美关系正常化 2、恢复中国在联合 国的合法席位 3、中日建交 1、承办亚太经合组织 会议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世纪50年代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求同存异 1.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3. 1960年尼克松在竞选总统时说:“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太过于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有六亿人口的政府永久不予承认的态度。”这表明 A.尼克松要承认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的综合国力与美国势均力敌 C.美国统治阶层内部对中国的政策已出现分歧 D.美国政府要与台湾当局断绝往来 4.右边是摄于1971年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的珍贵照片 《乔的笑》。照片中的“乔冠华”是盐城籍名人,当时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APEC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 2.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其背景主要是 A.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反对共产主义问题”,怀疑中国搞“颠覆” B.亚非国家间社会制度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民族矛盾和边界冲突 D.亚非国家过去经历的遭遇不同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5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背景: 探究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的外交事业将一帆风顺? 不能。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 严峻形势 政治上不承认 经济上禁运封锁 军事上武力包围威胁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总理吴努会谈。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同 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 “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 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派克”的来历 “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