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2000年高考文综试题: 中医讲求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有时对同一类疾病根据不同病因施以不同疗法,称为“同病异治”;有时又对不同的疾病根据相同的病理表现施以同一类疗法,称为“异病同治”。据此回答25~26题 25。“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最突出的共同点是重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B意识的能动作用 C内外因的辨证关系 D从整体上把握现象间的联系 26。异病同治是有条件的,而一些江湖“神医”声称可以用一种药包治百病,这违背了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原则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D对立统一的原则 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据此回答21~22题: 21、当时提出“求同存异”原则的背景主要是 A.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亚非国家间宗教信仰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严重的边界冲突 D.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反共产主义问题” 22、“求同存异”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 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 D.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的利益 2000年高考文综试题 1999年9月,我国台湾省发生了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23~24题: 23.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如果掌握了地震的规律,就可以防止地震的发生 D.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于客观规律的掌握 24.台湾省是世界计算机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主要产地,这次地震导致这些元器件的供应量下降,世界范围内计算机产品价格上扬.这说明 A.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价格高低决定的 B.商品的价格是由其生产数量决定的 C.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总是不相符的 D.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制约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27~29题: 27.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28.我国政府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9.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上为了 A.宏观调空,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交流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鲁人身善织屡(用布或麻织成的鞋子),妻善织缟(白色的绢),而欲徒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屡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光脚走路);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据此回答30~32题 30.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 A.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 B.有良好的愿望再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C.劝阻者目光短浅,不知道事物发展的方向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31.假如日后鲁人果真“徒于越,使得越人不再”跣行“、披发,带动越地纺织业日渐兴盛。这说明 A.不断创造需求,生产才能发展 .B.生产决定需求,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 C.环境的变化决定需求的变化 D.需求引导生产,有什么需求才生产什么 32.从上述产品和市场的辨证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B.随着环境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意创造需求 C.时代变了,人们的认识规律也发生了变化 D.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创造出新的东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相关经济学知识,回答30~32题。 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对家用电器的需求量和拥有量迅速增长,家电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 A.消费促进生产 B.消费决定生产 C.生产创造消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