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ppt

课件: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ppt

1.比较 同:停水,小便不利,消渴症状 异: 第4条表邪未解,热不得泄,膀胱气化受阻,水停于下,津不输布,以致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第5条是先因膀胱气化失职,水不下输,不仅下焦蓄水,进而胃中亦停水,津不上布而口渴,饮水则拒而不纳,故水入则吐。 消 渴 症 二、水热互结消渴证治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原文第13条) 讨论: 1.病机:水热互结伤阴(下焦湿热伤阴) 2.症状解释: 消 渴 症 3.比较: 4.运用:阿胶可入血分,故可用治血尿 猪苓汤 五苓散 相同点 症: 均有小便不利,口渴饮水,脉浮发热 机:水与邪结 治:猪苓、茯苓、泽泻利小便 不同点 症:先发热,多饮,后小便不利,尿黄赤,可有脓血,舌红绛苔黄干,舌红绛苔黄干。 先小便不利,后微热消渴,尿不黄,无热,无脓血,舌淡苔薄白,脉浮缓。 机:水热互结伤阴 邪与水结阴未伤 治:清热育阴利水 化气行水 药:阿胶、滑石滋阴清热利水。 桂枝、白术化气行水,健脾燥湿 2.症状解释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是水热互结,气不化津,故用猪苓汤利水滋阴,水去则热无所附,津复则口渴亦止。 脉浮——病在下焦,尺脉沉,故相对寸关脉浮。 消 渴 症 小便不利的治疗 从条文看,应包括五苓散证、猪苓汤证、栝蒌瞿麦丸证及蒲灰散、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证,因栝蒌瞿麦丸已归于消渴病,五苓散、猪苓汤列于消渴症,故这里只介绍蒲灰散、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原文第11条) 讨论: 1.用药 2.三方归纳及比较 药物考证 蒲灰——即蒲黄,此处应生用。邹润安:“蒲黄之质,因有似灰也”,非炒之成灰可知。 白鱼——衣鱼(书或衣服里的一种蛀虫),能“疗淋堕胎”(别录)消瘀行血。 青盐——即内蒙古一带所产岩盐,性味咸寒,疗溺血、吐血、助水脏、益精气。 小 便 不 利 三方归纳(蒲灰散) 组成——生蒲黄、滑石 病机——湿热挟瘀,蕴于下焦 证状——小便不利,茎中疼痛,少腹急痛,或有浮肿 治法——化瘀泄热,利窍 小 便 不 利 三方归纳(滑石白鱼散) 组成——滑石、乱发、白鱼 病机——湿热挟瘀,瘀为主 证状——口渴,小便不利,少腹胀满,或有血尿 治法——化瘀泄热利窍 小 便 不 利 三方归纳(茯苓戎盐汤) 组成——茯苓、白术、戎盐 病机——中焦脾虚,下焦湿热较甚 证状——腹胀满,小便不利,尿后余沥 治法——益肾清热,健脾利湿 小 便 不 利 三方比较 三方方治,有虚实轻重之别 蒲灰散善于利湿通淋,但消瘀止血之功,不如滑石白鱼散; 茯苓戎盐汤,则具有健脾之功,是通中兼补之方。 小 便 不 利 淋病 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原文第7条)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原文第9条) 词解:小便如粟状、弦急、便血 讨论: 1.第7条属石淋典型症状 2.禁忌:淋家不可发汗(不可拘泥于此)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村子旧中国 * 村子旧中国 * 村子旧中国 * 村子旧中国 * 村子旧中国 可编辑 可编辑 目的要求 了解消渴、小便不利和淋病的概念及合篇意义。 熟悉消渴的病因病机与淋病的证状。 掌握消渴、小便不利的脉因证治。 背诵原文第3、10条。 重 点 1、消渴病的成因、主证。 2、消渴病的证治。 3、小便不利的证治。 4、淋病治禁。 难 点 1、《金匮》对消渴辨证与后世三消关系。 2、消渴病与消渴症的鉴别。 3、消渴病与小便不利的脉因证治。 消渴症:热性病过程中出现口渴引 消渴 饮的症状 消渴病:以多饮、多食、多尿、身 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 小便不利——指小便不通利的症状, 可见于多种疾病中。 淋病——指小便淋沥涩痛为主证的疾 病。可分气淋、血淋、膏淋 劳淋、石淋五种。 一、病机与主症 [原文]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二) [提要]第一段论述上消的形成机理,第二段论述中消的病机及证候 浮——卫阳虚弱,气浮不敛 营气不足 燥热内生 迟——营血不足,血脉不充 发为上消 寸口脉 浮——胃气有余 胃热气盛:多食、多饮 数——胃热亢盛 火热消灼肠液——大便干结 水液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