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与合理用药〔〕精讲.ppt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与合理用药〔〕精讲.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临床用药原则和合理用药注意事项 2、临床合理用药注意事项 输液/注射器具检查 输液器与注射器热原不合格:一次性输液器及注射器被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且储存期愈长污染率愈高。 输液用具引入的微粒:静脉输液除药物外,输液用输液管、注射器、针头等等,也是增加不溶性微粒的原因。 加强中药注射剂用药监护和不良反应监测 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尤其是首次使用的患者及给药后1h内的观察,发现问题立即停药并处理。 病房应准备抗过敏、抗休克的急救药物和用具。并告知家属避免再次应用引起不良后果。 三、临床用药原则和合理用药注意事项 2、临床合理用药注意事项 做好中药注射剂的存放、运输和养护工作 如:参麦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要求常温避光保存,参芪扶正注射液要求阴凉避光保存。 谢谢各位! Page ? * Page ? * 中药注射剂 ——安全性与合理用药 蓬安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目录 中药注射剂概述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及ADE分析 临床用药原则和合理用药注意事项 一、中药注射剂概述 1、中药注射剂的定义 《中国药典》:中药注射剂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中药注射剂学》: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液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 一、中药注射剂概述 2、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历程 中药注射剂作为传统中药创新发展的标志,为中西合璧的中国特色剂型,已问世70余年。 1940年代,八路军一二九师卫生队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成功研制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并于1954年,第一次实现工业化生产。 60年代,有“茵栀黄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20多个品种。其中2个品种以西药载入63版药典。 70年代,中药注射剂“大跃进”时期,经过临床试用、资料报道的就有700多种,其中23种载入77版药典。 80年代,中药注射剂达1400余种。 一、中药注射剂概述 2、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历程 1990年,世界上第一只中药粉针剂型——双黄连粉针剂。同年删除了所有药典已收载中药注射剂品种。 2000年以后,进入单体化制备阶段。 2009年,部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载了“柴胡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品种,表明了其在临床上的重要地位。 2010版《中国药典》收载了5个品种(双黄连、清开灵、止喘灵、灯盏细辛、灯盏花素)。 目前,批准在生产的中药注射剂约131种(不包括葛根素注射剂、莪术油注射液等以化学药品注册批准的品种)左右。 一、中药注射剂概述 3、中药注射剂的分类及给药途径 按功能主治分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解表剂、补益剂、开窍剂、抗风湿、抗肿瘤、清热利湿 等。 给药途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局部病灶注射和穴位注射四种。 4、中药注射剂的特点 与一般化学药品注射剂一样具有以下特点:药效迅速,作用可靠;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避免刺激性、口服失活、膜过吸收低、首过效应);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神昏、惊厥、消化系统障碍等)。 成分复杂多样、质量难控制,并具有中医辨证特色。此外,穴位注射,有助于某些特定疾病的快速治疗。 二、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及ADE分析 1、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2005年全国17.3万份ADR报表,中药:占14%(2422),中药注射剂:占75%。 2011年全国共852,799份ADR报表,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占比7.7%( 65,572 ),其中严重报告4,034例次。 2011年中药注射剂报告数量排名居前的类别是理血剂、补益剂、开窍剂、解表剂、清热剂、祛痰剂,占中药注射剂总体报告的97.3%。 2011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排名前3名的药品分别是清开灵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和参麦注射剂。 二、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及ADE分析 1、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2001年11月—2007年11月,有10种中成药因发生不良反应被通报,中药注射剂就占8种。包括:清开灵、双黄连、葛根素、穿琥宁、莪术油、鱼腥草、莲必治和参麦注射液等。 2012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14个大类中药注射剂报告10.3万例次,其中严重不良反应报告5500余例次。仅以严重报告为例,所有中成药例次数排名前20位的,无一例外的都是中药注射剂。排前三的恰恰是临床上备受青睐的清开灵、参麦和双黄连注射剂。 二、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及ADE分析 1、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不良反应事件统计 时间 注射剂名称 不良反应 严重不良反应 死亡案例 03年1月-05年6月 葛根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