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笔记.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部分】 一? 汉? 字 一、 汉字的形体结构 ??? (一)六书 ??? (二)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二、汉字形体的演变 HYPERLINK /yiqing_204@126/blog/getBlog.do \l _ftn1 [1] ???? 甲骨文(契文、卜辞、龟甲文学、殷墟文字)、金文(钟鼎文)、籀文(石鼓文、大篆 HYPERLINK /yiqing_204@126/blog/getBlog.do \l _ftn2 [2])、篆文 HYPERLINK /yiqing_204@126/blog/getBlog.do \l _ftn3 [3]、隶书 HYPERLINK /yiqing_204@126/blog/getBlog.do \l _ftn4 [4]、楷书(真书、正书) HYPERLINK /yiqing_204@126/blog/getBlog.do \l _ftn5 [5] 三、古书用字中的字形情况 ?? (一)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 1,古今字:就汉字的时代性而言的,写古字时今字尚未产生,与本有其字而借用它字的通假不同,如反——返 昏——婚 道——导 ?????? 2,异体字: ?????? 异体字间差异类型:(1)造字方法不同(2)义符不同(3)声符不同 如 裤 衣夸 ?????? 3,繁简字: ?? (二)假借字,通假字 ?????? 1,假借字 ???????? 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的字。如“莫”,本指黄昏,像日落草丛中,借用来作没有造出的字无定代词“莫”,此外如“来”,本义是小,借作往来的“来”。“其”字的本义指簸箕,借用虚词“其”的书写形式 ?????? 2,通假字 (1)??? 定义:音同音近的替代字。确切一点,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2)??? 特点:通假字和被通假字(本字)在读音上相同,而在意义上却毫不相干;所谓同音,严格讲,有音同和音近两种类型,音同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读音完全相同;音近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之间或声母相同(双声),或韵母相同(迭韵)。 假借字与通假字的关系: (1)??? 联系:通假字和假借字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字音必须相同或相近,都是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另一个字。 (2)??? 区别: ????? 假借是本无其字,而借用同音字来代替,一经借用,便长期替代;通假是本有其字,而临时偶尔地借用同音字来替代,语言环境变了,通假字也就不复存在;假借字产生新义,通假字则不然。 A:通假是本有其字,假借本无其字。通假字有一个对立面,就是被通假字。换句话说,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同音替代(或音近替代),并且本字和借字同时存在。如“植其杖而芸”(《子路从而后》),“芸”通“耘”。“芸”是通假字,“耘”是本字,两者同时存在。 B:假借本身虽不直接产生新字,但却可以产生新义。上面所举“东”,字虽仍是一个,意思却是两个了:口袋,东(方位词)。又如“自”,本义指鼻子(《说文》:自,鼻也,象鼻形)。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产生了新义。通假字则没有这种功能。 ? 二 音韵 一、古音基本常识 ? (一)双声与叠韵 (1)??? 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 参差、凛冽 (2)??? 叠韵:两个字的韵母相同,如 窈窕 须臾 ? (二)中古声调的“四声”:平、上、去、入, 后三类归于“仄”,平声高扬平缓,仄声曲折低抑,音感不同。 二、古音通假 三、古代的注音方法 ? (一)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 ? (二)反切法: ???? 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三? 词 汇 一、古代汉语词汇的构词特点 ? 单音词、复音词(叠音词、连绵词、复合词)、偏义复词 (1)??? 叠音词:两个相同的汉字重叠而成。 (2)??? 连绵词:双音节单纯词,两个字连缀在一起表示一个意思不能拆开,如仿佛,犹豫 (3)??? 复合词:两个语素按一定构词法组合而成,如江山、社稷 (4)??? 偏义复词:两个字组合以后,偏重于其中一个字的意义,另一个字只起陪衬作用,如,作息,缓急等 二、古今词义的变化发展 (一)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 山、水、牛、羊。。。 (二)古今意义完全不同:如 该(古:完备) (三)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 如 劝(古:鼓励)(今:规劝) 三、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比喻义 (一)本义:一个词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史料可证的意义。 (二)引申义: (三)假借义和比喻义 1,假借义:有时,一个词有些义项与本义毫无相干,只是由于同音的缘故,被借作他用而产生,我们称这种义项为假借义。如河畔,桥畔等;“叛”与“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