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第5单元文与可筼筜谷偃竹记.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第5单元文与可筼筜谷偃竹记.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介词,和,跟  动词,许可,同意  动词,给予,赏给  动词,亲附,亲近  动词,读yù,参加,参与  动词,具备  动词,准备  名词,器械  副词,全部  过错  访,探望  走过,经过  超过  wèi,送给  遗失  遗漏忽略  遗失的东西  死人留下的  进 入 课 堂 1.文与可的画竹绘画理论,概括起来有哪几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是仔细观察,烂熟于心;二是注意把握事物的整体形象;三是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四是追求神似。 2.第①段中,作者对文与可进行了怎样的介绍?写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介绍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及子由和自己对这个理论的认识。写出了文与可画技的高妙、见解的独到,也写出了自己对文与可的敬仰之情。 (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 3.第②段主要写了哪几件往事?试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主要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写文与可厌恶求画者持绢求画;第二件事写作者与文与可之间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的趣谈;第三件事写二人互赠诗画。 4.读第②段,分析文与可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文与可厌恶世俗之人求画,说明他脱俗淡泊;与作者探讨有无万尺竹,说明他追求艺术至境;与作者诗画互赠,并在看到诗后喷饭满桌,说明他才情过人,无拘率真。 1.第①段借画竹阐发了哪两个创作思想?分别包含怎样的含义? 第①段借画竹阐发了两个创作思想:“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前者:“故画竹……少纵则逝矣。”其含义是:心中要有事物完整鲜明的形象,灵感来时,要适时捕捉,一气呵成,使胸中的形象成于笔下。后者:“夫既心识其所以然……不学之过也。”其含义是:要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渐做到熟练掌握技巧。 (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 2.作者之前回忆的都是二人之间的趣事,让人读之轻松愉悦,但第③段却写自己失声痛哭,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是反意作笔,以喜表悲。作者愈写两人之间玩笑无忌,愈显两人之间友情的深厚,就愈能突出怀念的深切、哀悼的深沉。侧面写悲,有更好的艺术效果。 本文围绕一幅画,叙述作者和文与可交往的轶事,阐发了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两方面的创作思想,表现了作者与文与可的深厚情谊,抒发了对文与可的深切悼念之情。 D  【解析】 A项“蜩”应读“tiáo”;B项“曝”应读“pù”;C项“丧”应读“sànɡ”,“鹘”应读“hú”。 D  【解析】 D项,废:废置,搁下。 A  【解析】 A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兼词,相当于“之于”。B、C两项相同,均为兼词,相当于“之乎”;D项,相当于“各”。 A  ⑤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⑥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①②④ 【解析】 ①句里“胸有成竹”,②句是“心手相应”,⑤句是“尺幅千里”。 D  C.这篇文章语短而意长,善于用简短的篇幅表达丰富的内容。如第一段,在阐述画竹理论后,苏轼说:“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既表明了二人关系的密切,绘画见解的一致,又体现了苏轼对表兄的钦敬之情和他的谦虚、好学,在艺术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D.这篇文章表达方式自由、灵活,语言凝练、生动。文章虽具有悼念的性质,却不陷入哀伤情绪之中,而是有意地去记叙二人交往时彼此沟通、相互调笑的趣事。如关于“袜材”“千寻竹”“二百五十匹绢”“馋太守”“喷饭满案”等趣事的描写都语言明快,写得活泼、幽默,可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解析】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对。 6.阅读下边的漫画,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 A.只有围绕中心,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B.只有经受磨练,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 C.只要拥有雄心壮志,就一定能够摆脱生活厄运。 D.只要足够勤奋努力,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出贡献。 B  语 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新课标导学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自主赏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1 学习目标 2 课前预习 3 进入课堂 4 学业质量标准测评 学 习 目 标 1.反复诵读课文,识记生字,掌握重点实词虚词。 2.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内容要点。 课 前 预 习 1.走近作者 苏轼见第二单元《新城道中》。 2.了解背景 宋神宗熙宁八年(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were1111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音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