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作细读孙绍振心得
文本细读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在当前后课改时代,文本细读被许多语文老师当作最能展示教学功底、代表语文教学特征、体现“语文味”的教学方法。然而,具体实践过程中,不少老师对文本细读存在着误解,文本细读教学也走进了种种误区。如何进行正确的文本细读呢?我认为要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一、文本细读与语言运用的关系 当前的文本细读侧重于对文本的细读、理解和欣赏,把深入理解语意、挖掘文本丰富意蕴当作唯一目标,这并不科学。因为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理解、欣赏文本只是运用语言的基础和前提,学生理解了,会欣赏了,不一定会运用,所以文本细读在引导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更要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由“懂”到“用”,“懂用”结合。当前,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有的老师特别喜欢“细”读课文,把读透课文当作语文教学的最高追求,认为不“细”就不能显示自己深读文本的水平,文本解读就会没有新意,却没有想到语用才是语文教学真正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比如《祝福》中一段的教学: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进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细读出很多:可以看出祥林嫂思想的疑虑,可以读出她临终前对于鬼神、命运的怀疑,读出她对命运的反抗;还可以读出晚年的祥林嫂深受神权、封建迷信的毒害,活在对死亡的深深恐惧中,心灵陷入绝望、痛苦的煎熬,等等。这些细读结果都可以。但从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出发,这样的细读显然远远不够。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一段祥林嫂的问话为什么这样写?对话似乎有些啰嗦,直接改成“?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接着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行不行?从这样的描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这样再结合对话中祥林嫂的神态、语言,就能明白本段中对话描写“一波三 申宣成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评议文章】靳彤:《强化作品细读回归文学审美:关于文学教育合法性的思考》,《教育研究》,XX年第12期。 【原文提要卜一方面,随着以工具理性为核心的技术主义的泛滥,以审美教育、人文教育为职责的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也存在被工具化、功利化的严重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后现代思潮的影响,语文课堂上文学教育成为无规定性与无目标性的愚人节狂欢。这两种倾向使得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合法性遭到质疑。细读教学以作品为本,以作品细读为基本方式,以词语和句群为切入点,透过语言对作品进行审美观照:兼顾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和文学教育的审美性,让文学教育回归自身,实现“技能教授”与“生命对话”的统一,让诗与技术在文学教育的范畴内达到和谐。 从1904年1月《癸卯学制》的颁布算起,语文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生已经一个多世纪了。在百余年的风雨历程中,如何处理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关系始终是这位“世纪老人”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两者的角力不但多次引发了理论上的论争,而且导致了实践上的“钟摆效应”。新中国成立后,这种角力逐渐转化为“工具性和文学性”的争论。XX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并明确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论断。至此,语文科才终于在“课程政策”层面结束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双峰对峙、各执一端的局面。但问题在于,在课程的运作层面,我们到底该如何落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 关于这个话题,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早就做过深入的思考,他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案:一是“一分为二”,就是把语文一门课程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课程;二是“一课两本”,即一门语文课设“语言”和“文学”两种教材;三是“一本两线”,即在一本语文课本中分语文教育和文学教育两条线索。① 从上述构想不难看出,在处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上,张志公先生所持的态度是“分而治之”。事实上,即便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众多学者仍在为这一观点鼓与呼。如,王尚文教授的《语文应“一分为二”》、《论语文课程的复合性》、蔡明教授的《文学教育的可能与文学教育学的建设》、毕光明教授的《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毕光明教授访谈录》等。蔡可博士甚至认为,课程标准把语文定性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一种调和的做法,它反倒容易造成语文学科自身的纠缠。② 那么,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法桩施工培训讲座.pptx VIP
- 江西省付氏宗亲分布村落.docx
- 附件2.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含氟废液处置项目(征求意见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pdf
- 监护人服务协议 - CESC.PDF
- 基础印度尼西亚语语法重点举要1.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哲学研究-维特根斯坦.docx VIP
- 肖邦练习曲玛祖卡舞曲OP7_3(原作官方校订版).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