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TFT液晶显示器的 结构与制备;;;;;;;4.1 薄膜晶体管液晶结构;;;TFT-LCD的基本构成;TFT-LCD液晶屏实物图;;AMLCD的种类;4.1.1 TFT型液晶显示器;TFT-LCD结构;;TFT AM LCD是在两块玻璃之间封入TN型液晶构成的。
下基板制备有作为像素开关的TFT器件、显示用的透明像素电极、存储电容、控制TFT栅极的扫描线(行)、控制TFT源端的信号线(列)等。
上基板制备彩色滤色膜和遮光用的黑矩阵,并在其上制备透明的公共电极。
在两片玻璃基板的内侧制备取向层,使液晶分子定向排列。
两片玻璃之间灌注液晶,并通过封框胶粘结,同时起到密封的作用。在基板上均匀散布一些衬垫(spacer),保证间隙的均匀性。
为了将上基板的公共电极引到下基板以便和外围的集成电路相连,需在两片玻璃之间采用银点胶制备连接点(contact)。
两片玻璃基板的外侧分别贴有偏振片。
此外,非晶硅TFT的栅线和信号线需要与外部的驱动集成电路和PCB电路板相连,下基板比上基板略大,其边缘制备有压焊点。;透射式TFT LCD侧视图;20;4.1.2 TFT阵列面板;G1;;TFT显示像素单元;(1)1934年第一个TFT的发明专利问世-----设想.;(3)1962年,第一个MOSFET实验室实现.;;TFT的种类;TFT的主要应用;TFT 阵列面板的微观形貌;柔性基底上制备的超高频RFCPU芯片;基于有机TFT的全打印7阶环形振荡器电路;3. 敏感元件,如: 气敏、光敏、PH值测定;TFT的常用器件结构;4.2.2 TFT Array 工作原理;TFT的工作原理:
输入信号通过TFT元件对液晶电容进行充放电
加保持电容,使液晶电容上的信息保持到下次新画面
; Switch On时信号写入液晶电容,此时,TFT组件成低阻抗(RON),当OFF时TFT组件成高阻抗(ROFF),可防止信号线数据的泄漏。一般RON与ROFF电阻比至少约为105以上。
不论TFT板的设计如何的变化, 其结构一定需具备TFT device和控制液晶区域.;TFT-LCD电路结构;TFT单元的等效电路;;TFT Array; 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器件,用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半导体器件,仅由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从参与导电的载流子来划分,它有电子作为载流子的N沟道器件和空穴作为载流子的P沟道器件。
MOSFET基本上是一种左右对称的拓扑结构,它是在P型半导体上生成一层SiO2 薄膜绝缘层,然后用光刻工艺扩散两个高掺杂的N型区,从N型区引出电极,分别是漏极D和源极S。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绝缘层上镀一层金属作为栅极G。P型半导体称为衬底,用符号B表示。;;TFT的特性;TFT元件的运作原理;;(2)VgsVth:信号保持;4.2.3 TFT-LCD的显示过程;;;当第一行栅线加上扫描信号时,第一行上的所有TFT成为导电状态(有源层的电子由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使得数据线加上数据信号(自由移动的电子可以沿着电场方向移动形成电流),通过TFT加到像素电容和存储电容上,并由各自的数据信号电压充电。
扫描下一个栅线时,第一行栅线所选择的所有的像素,从数据线上断电。由像素电容和存储电容来保持,保持的电荷可以储存到最后一行扫描结束。反复进行同样的动作,完成1帧的驱动。;;对TFT的要求:;1. 临界电压:Vth
2. 电子迁移率:un
3. Ion/Ioff
4. 开口率(Aperture Ratio)
(1)TFT;(2)GateSource 线;(3)Cst;
(4)上下基板对位误差;(5)Disclination of LC
5. DC Voltage Offset
6. 信号传输时的时间延迟及失真(Distortion);开口率;单元像素的大小;4.2.4 TFT的种类(1) α-Si TFT;沟道保护膜;?-Si FET的工作原理:;a-Si TFT的结构;a-Si TFT的结构;a-Si TFT的结构;;?-Si FET的优点:;(2)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有源矩阵;低温多晶硅(LTPS);低温多晶硅自1991年就开始有研究样品,直到1996年低温多晶硅TFT-LCD才真正进入量产。Sharp、SONY的生产线为320mmx400mm基板。
大型、高精细低温多晶硅TFT问世,是由Seiko Epson在1995年所试作的10.4吋面板,而最初的System On Glass技术是由东芝于1997年为量产所试作的12.1吋面板。
所谓的低温,是指制程温度在600℃以下,利用准分子激光作为热源,产生能量均匀分布的激光束,投射于非晶硅结构的玻璃基板上。
当非晶硅薄膜吸收能量後,原子重新排列,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徽省六校联考暨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6届高三入学素质检测-物理试卷答案.docx VIP
- 基于Ansys CFX的风扇叶片双向流固耦合分析.docx VIP
- (高清版)DB1307∕T 334-2020 蛋鸡无抗养殖技术规范.pdf VIP
- 中小学教育班班通系统校级解决方案.doc VIP
- 涉税检举奖励制度的运行问题...于68份裁判文书的考察分析_金超.pdf VIP
- 石文操作手册.pdf VIP
- Digico-SD8-中文说明书.pdf
- 平法图集16G101―3深度解读-文档(2020年最新).pdf VIP
- 冰毯降温治疗临床应用规范.pptx VIP
- [重庆巫溪四副花花儿玩法规则介绍.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