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沈浩那样人民众离不开的好干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源潮安徽调研: 做沈浩那样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2009-12-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合肥12月23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到派出机关要求将他留任。今年11月6日,他因积劳成疾,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 沈浩同志逝世后,胡锦涛总书记和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学习和宣传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李源潮专程看望了沈浩同志的妻子和女儿,转达胡锦涛总书记对沈浩同志的沉痛悼念和对亲属的亲切慰问。 12月19日,李源潮在小岗村向沈浩墓敬献了花圈,并召开座谈会了解他的先进事迹。村民代表们纷纷诉说沈浩同志怎样真心诚意为他们服务,怎样艰苦奋斗改变小岗村面貌,怎样无私奉献带领大家致富的感人事迹。讲到动人处,许多村民声泪俱下:“我们离不开沈浩书记”,“小岗村不能没有沈书记 李源潮说,沈浩同志到小岗村任职6年,全心全意、无私奉献,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以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改革精神,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的实干作风,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群众工作能力,赢得了小岗村民的衷心爱戴。要把学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作为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努力做一个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的好干部、好党员。 沈浩: 用生命中最后6年换“岁岁小岗大不同” 2009-12-28 来源:人民网 两次走进沈浩生前住过的小屋,都已入夜。屋内的灯光不甚明亮,打开写字台上的台灯,却没有增加一些温暖。因为潮湿,屋角的墙皮已有些剥落。床、书桌、书架、脸盆架、长条凳等家具放在一起,让室内显得有点拥挤。 但是,挡不住的,却是满眼的书香文气。书架、床头、书桌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宁静致远”、“宠辱不惊”,以及飞扬飘逸的硕大“浩”字。 书桌前的椅子坐上去并不很舒适,甚至有点硬。在这把椅子上,沈浩将在小岗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写在20多本日记中。翻开其中一页,是沈浩所作小诗一首:小院桃花更盛开,下派生活整五载。年年桃花开依旧,岁岁小岗大不同。诗前注解:早起,天晴。日出如火。见院内桃花盛开鲜艳……吃饭时有感而作。 床头摆放的一幅照片,将思绪拉回现实。那是胡锦涛总书记来小岗村考察时,听取沈浩汇报时的一个瞬间。这张照片被放大后,精心地镶嵌在相框里。据说,那天穿的黄色衬衫,沈浩也珍藏起来。直到小岗举办纪念总书记考察一周年活动时,才舍得拿出来穿一下。 彼时,他的身份是中共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这也是他印在名片上的职务。 这是共产党员沈浩生命中最后的职务。 初到小岗:没有架子的年轻人 2004年2月,春节刚过。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 新到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沈浩笑吟吟地走家串户,跟村民“拉呱”(聊天)、谈小岗未来的发展。 小岗人看新书记的目光有好奇,也有疑惑。这位省城里选派来的年轻干部,脸孔白净,神态和气,是“镀金”来的吧? “很年轻,长的帅,穿的很随和。”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宏昌,对2004年初见沈浩的情景记忆犹新。“他来的时候穿了个深色夹克衫式的衣服,没穿西服。要是穿了西服我就有距离感了。” 沈浩握了他的手,说:“我既然来到小岗,就是小岗人了,我和你一样。”严宏昌记得,沈浩的举动让他觉得,这个年轻人没有官架子。 初到小岗的日子,沈浩正是以这样的态度走遍了全村。村民们眼中的新书记,“眼皮不向上翻”,没有省里干部的架子。农民递来几块钱一包的便宜烟,也是接过来就抽。遇到谁家开饭邀他同吃,一碟辣椒就能满足。他不笑不说话、爱跟老百姓“拉呱”,性子直爽、会开玩笑…… 沈浩眼中的小岗村,也与想象中的不同。四哥沈明儒曾听他描述过对任职小岗的憧憬:“在省财政厅各方面都很好,工作舒服,待遇不错。但是相对于长期坐办公室,我更愿意到小岗村干一点事情。那里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全国都有名。现在把我放在那个地方,我要好好干一番事业。” 到了小岗后,沈浩对四哥讲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从县城开着车都要半天才到,没有像样的道路,都是泥泞路,还得绕来绕去。村里没有集体财产,还欠着账。在这里工作,吃住都成问题。这样的发展环境,跟其他名村比起来,差别太大了。 面对困难,沈浩的表态让四哥放了心:“我打算调研以后彻底摸清情况,把这个村经济发展起来,让老百姓富起来,下来这几年真正干出成绩。”六年后,他

文档评论(0)

yx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