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苜蓿霜霉病感病性和生产力相关性分析.pdf

栽培苜蓿霜霉病感病性和生产力相关性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4 ·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 年专辑 无异常表现, 未发现病虫害侵染。从出苗到种子成 对照品种, 其余营养指标接近。 熟, 生长天数为 130 天左右, 种子出苗快, 植株健 4. 4 通过试验研究和综合分析, 建议在我国黄土 壮死苗少, 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水肥管理和 高原半干旱地区, 可将大叶苜蓿、多叶苜蓿和金字 耕作措施。 塔苜蓿等 3 个品种作为推广种植品种, 北方类似 4. 2 在种植当年, 金字塔苜蓿的鲜草产量最高 地区亦可参考使用。 ( ) ( 2 133 4 kg亩 , 里奥苜蓿的产草量最低 1 参考文献 ) 3334 亩 , 但无明显差异。青干比、茎叶比和 〔1〕苏加楷. 中国苜蓿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 首 kg C 植株高度等项指标达到苜蓿品种的正常水平。 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 北京: 2001. 4. 3 大叶苜蓿、金字塔苜蓿、多叶苜蓿的粗蛋白 〔2 〕朱福贵, 云锦凤. 苜蓿遗传改良的进展及前景 质含量为 14%~ 15% , 处于正常范围值, 但无明 〔〕. 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 北京: C 显优势, 其余品种的粗蛋白质含量略低于国内外 2001. 栽 培 苜 蓿 霜 霉 病 感 病 性 和 生 产 力 相 关 性 分 析 李锦华, 马振宇, 易克贤 ( 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50) 摘 要:  连续 4 年对 93 个苜蓿种质分春、秋两季的苜蓿霜霉感病性田间接种发病和自然发 病鉴定, 分析了生产力和感病性之间的相关性, 发现两者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苜蓿生产力与霜霉 ( 感病率和病情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4322 和- 04383, 但相关程度并不高 决定系数分 ) 别为 01868 和 01927 。如果苜蓿霜霉病感病率达 100% , 则估计生产力下降 21 98%~ 5878% 。 由于苜蓿霜霉病抗病性具有一定显性或感病性是显性的, 采用直接鉴定和淘汰方法可有效筛选出 高产、高抗霜霉病的苜蓿品种。 关键词:  苜蓿; 霜霉病; 生产力; 相关性   霜霉病 (peo rnoo ra aestivalis) 广泛分布于全 据资料, 国外七八十年代有关苜蓿霜霉病的 球温带及热带、亚热带的高海拔地区, 我国黑龙 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生物学、寄生抗病遗传及药 ( ) 江、甘肃、广东等 10 多个省 区 都有发生。苜蓿产 剂防治等方面。美国明尼苏达州比较了 36 个品种 地以冷湿季节或地区发病最为严重, 干旱地区田 的抗病性差异, 表明不同品种间抗病株率变化显 间形成结露时也易发病。霜霉病原子囊孢子萌发 著。有些研究认为霜霉病抗病性受一个不完全显 的最适温度为 18~ 20 ℃, 相对湿度为 97% 。 性的四倍体遗传基因所制约, 抗病性有一定程度 刘若教授七十年代在甘肃河西走廊和天祝发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