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木铎考研】2018新闻传播学精华论文
学习与实践2011 年第4 期
网络舆论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杨志军
(
湖州师范学院行政管理系 湖州 31 3000)
摘要 当
: 今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网络社会,网络舆论承载着互联网虚拟世界中无数网民鞭挞糟托邦现
实和憧憬乌托邦未来的情绪表达。在互联网诞生之前,“公共(公众)舆论”是西方政治学和行政学早期研究的传
统之一,美国政治学家也极为重视;互联网产生之后,西方学界主要从传播学和社会学的双重角度对网络舆论进
行丰富多样的研究,集中体现出政府监管的统一性特点。国内网络舆论研究在20 余年的时间里大体经历了“初
始化→特定对象→公众重心→稳定发展”四个阶段,对其内涵特征、生成机制、发展态势、传播影响、政府治理、个
案演绎及其它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同时也反映出视野狭窄、方
法落后、重复性工作泛滥、创新不足等显而易见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开放性的态度和面对问题的勇气,对
网络舆论研究的未来作谨慎地乐观分析,并提供能力再造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论 国内外现状 研究述评 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0730(2011)04- 0114- 10
种种迹象表明,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崭新 因此,在更深一步地用科学的方法探讨网络舆论
的网络社会。正如埃瑟·戴森(Esther Dyson)指出 的传播、影响、监督及引导等重要工作之前,对国
的:“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既可以释放 内外网络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清楚地梳理和对未
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 来研究的前景进行粗线条式、有针对性的描绘是
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 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1]同时,“它是一个虚弱的宣传工具,但却也
本营。”
[
2]换言之,
是施展阴谋的好地方。” 人们在接受并享 一、网络舆论研究的国际扫描:多样中的统一
用互联网这一革命性媒体所带来的自由、平等、方
便等一系列福祉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着种种负 网络舆论(online public opinion)属于西方政治
面影响。“网络共和国” 的乌托邦憧憬和糟托邦 —“公共舆论”的衍
学和行政学早期研究的传统——
(dystopian)现实让所有人在看到乐观希望的同时 生类型。1762 年,卢梭在政治学名著《社会契约论》
也感受到了悲观的心境。我国网络社会的形成,一 中,首次将“public”和“opinion”合起来使用,创造了
方面在加快改变经济社会转型中国家- 市场力量 “public opinion”一词,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公共
的主导格局,给“社会自我保护”注入了时代的最 舆论,又称“公意”。在卢梭看来,“公意”是人民主
强音,成为人们摆脱现实纷扰和寻求自由民主的 权的基础,是人民心目中的法律,开创了公共舆论
1
1 避风港;另一方面也在“群体极化”的抗争行动中 管理研究的民主传统。一个多世纪以后,行政学研
4
—伍德罗·威尔逊在 1887 年发表的
迷失方向,陷入意见领袖鼓与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木铎考研论文集】镶嵌创意内容移动互联广告的省略关键词以原生广告的操作路线为例喻国明.pdf
- 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进路的分析.pdf
- 03论证篇:论证手法.pptx
- 媒介寻租的成因及其危害张丽辉.pdf
- 【木铎考研论文集】论管翼贤的新闻观单波.pdf
- 融合新闻里程碑之作普利策新闻奖作品雪崩解析韩士皓.pdf
- 【答题班】题9-优秀作业 2.pdf
- 中国电视批评的四个阶段欧阳宏生.pdf
- 【木铎考研论文集】双重学术标准的形成对批判学派夭折的反思胡翼青.pdf
- 新闻实务-考研复习.pdf
- 【木铎考研论文集】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认识误区童兵.pdf
- 31.我国城市互联网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的现况考察——使用时长、类型偏好、认知-使用率及在线社交活动的若干特征 .pdf
- 电视新闻的好文风从那里来从获第省略二届中国新闻奖的几部电视作品说起王晓红.pdf
- 微信“晒客”行为及其自我认知研究.pdf
- CarSiman automatic 3D text-to-scene conversion system applied to road accident reports(1)-英文学习资料.pdf
- 【木铎考研论文集】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建构对三个新闻定义的解读黄旦.pdf
- 【全程班】题6-优秀作业 (3).pdf
- 【木铎考研论文集】试析因特网上的自由与民主陈力丹.pdf
- L2新闻理论-考研复习.pdf
- 媒介融合时代中国电视VR应用多维分析葛明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