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丹阳马家双墩D1发掘简报-东南文化-南京博物院.PDF

江苏丹阳马家双墩D1发掘简报-东南文化-南京博物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2 江苏丹阳马家双墩D1发掘简报 考古探索 江苏丹阳马家双墩D1发掘简报 镇江博物馆 内容提要:2015年镇江博物馆对位于江苏镇江丹阳胡桥集镇的马家双墩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1 号墩(即D1)中有墓葬一座(M1),其整个墩体底部扇形堆筑形式以及墓室采用片状石块堆筑成“石 椁”的形式,尚属首次发现。M1内出土原始瓷豆等随葬品。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推测土墩及墓葬 形成年代约为西周晚期偏早。 关键词:马家双墩 扇形堆筑 石椁 西周晚期偏早 中图分类号:K871.3 文献标识码:A 马家双墩位于江苏镇江丹阳市开发区胡桥 集镇南部,两座土墩南北向排列,相互距离约20 米,北边一座(编号1号墩,简称D1)形制稍大,南 边一座(编号2号墩,简称D2)形制稍小(图一)。 两座土墩均为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为配 合镇丹高速修建,经江苏省文物局批准,在南京 H 博物院领导下,镇江博物馆于2015年 12月至 2016年10月,对两座土墩进行考古发掘,现将D1 发掘情况报告如下。 一、概述 W D1顶部中心坐标为北纬32°06 22.78 ,东经 119°19 28.02 ,海拔高度27米。位于胡桥集镇南 1.29千米,双墩马家村东北约100米,麒麟路东南 约10米。处于宁镇山脉支脉延伸处,为典型的宁 镇丘陵地形。周边分布有土墩墓数处,同时还零 N 图二// 马家双墩D1布方图 星分布有几处台形遗址。 D D1外观呈馒首形,平面大致呈圆形,东西直 径47、南北直径48米,与地表高差约6米。表面有 大量树木、竹子等植被覆盖,清理完植被后,在墩 体上发现10个现代坑(K打破①层表土),根据村 民描述为储藏红薯所用,并非盗洞(图二)。 二、地层堆积 发掘采用四分法,以中心为基点布方四个, 编号T1—T4。根据土质土色的不同及相互叠压关 系,可以将D1的地层堆积依次划分为八层,现以 T3、T4东壁剖面为例,分层介绍如下(图三)。 图一// 马家双墩地理位置图 第1层:深0~6米,厚0~0.8米,表土层,全 收稿日期 2017-02-16 《东南文化》2017 年第3 期总第257 期 43 图三// 马家双墩D1剖面图 墩体分布,黄褐色土,夹杂大量植物根茎及较大 第6层:深1.8~6米,厚0~2米,基本全墩体 树根。 分布,仅中心部分缺失。灰白土夹块状红褐土,土 第2层:深0.5~6米,厚0~1.2米,基本全墩 质较纯净,无包含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