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姜黑土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的固碳效应分析-生态环境学报.PDF

砂姜黑土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的固碳效应分析-生态环境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5): 756-761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砂姜黑土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的固碳效应分析 1,2 1,2 1,2 1,2 1,2 1,2* 李玮 ,乔玉强 ,陈欢 ,杜世州 ,赵竹 ,曹承富 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1 ;2.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1 摘要:以安徽蒙城砂姜黑土4 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氮肥水平条件下砂姜黑土耕层土壤 容重、有机质组分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容重的相关性以及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3 固碳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S )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不同施氮水平间,秸秆移除的土壤容重在1.24~1.31 g·cm -3 之间,而秸秆还田在1.14~1.20 g·cm 范围内,后者较前者下降2.50%~9.20% (p 0.05 ),其中以秸秆还田配施N5 (S+N 720 kg·hm-2 )处理的降幅最高。S 较秸秆移除(R )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TOM )和活性有机质(LOM )含量,增 加幅度分别为2.38%~10.61% (p 0.05 )和9.10%~44.74% (p 0.05) ,其中分别以配施N2(N 450 kg·hm-2 )、N3(N 540 kg·hm-2 ) 水平的幅度最高。相同施氮条件下,碳库管理指数(CPMI )S 较 R 高出2.42%~87.68% (p 0.05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较秸 秆还田不施氮肥显著提高了CPMI ,提高幅度分别为41.71% 、38.17%、74.62%、48.84%和48.86% (p 0.05 ),并以配施N3 处理的为最高,较 N1 (N 360 kg·hm-2 )、N2 、N4 (N 630 kg·hm-2 )和N5 高出23.22% 、26.38%、17.33%和17.31% (p 0.05 );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处理的CPMI 较R+N0 依次高出2.42% 、45.14% 、41.51% 、78.85%、52.44%和52.46% (p 0.01 );秸秆移 除各氮肥水平间的CPMI 无显著差异。根据等质量土壤计算方法,等质量土壤为2 615 Mg·hm-2 (0~20 cm ),秸秆还田配施 氮肥增加了耕层等质量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范围为6.58%~14.83%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较不施氮肥显著高出 10.29%~16.35% (p 0.05 ),较R+N0 高出25.99%~32.91% (p 0.01 ),均以配施N4 水平的增幅最高;S+N0 较R+N0 提高14.23% (p 0.05 )。 相关分析表明,SOM 和LOM 含量均随土壤容重的减小而增加,相关系数为0.5540 和0.7575 ,分别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 0.05 ) 和极显著线性负相关(p 0.01 )。由此可见,秸秆还田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SOM、LOM 和CPMI ,有机质和活性有机 质含量随土壤容重的增加递减;秸秆还田和施肥均可提高等质量 2 615 Mg·hm-2 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秸秆还田以配施N4 、 N5 高氮量时表现为最高,N1 、N2 和N3 处理次之,不施肥最低;单施氮肥对提高等质量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具有显著作用, 但不及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砂姜黑土;秸秆还田;氮肥水平;有机质组分;碳库管理指数;碳储量 中图分类号:S156.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