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ltair 2012 HyperWorks 技术大会论文集
MotionView 在副车架开发中的应用
沈福亮 陈文越 许小勇
上海汽车商用车技术中心 上海 200438
摘要:本文使用MotionView 软件建立前悬架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进行准静态工况
的加载来分析副车架的强度。并与台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之间有较高的吻合度。
关键词:副车架 多体动力学 MotionView
1 概述
副车架作为重要的支撑和承载部件,其强度和疲劳寿命直接影响到乘员的安全,在开发过程中
需要重点关注。传统的开发过程需要先试制样件或是样车,然后通过整车道路试验和台架试验对设
计方案进行反复验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通过CAE 分析对设计
进行验证被普遍应用到汽车开发过程中。
本文通过使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MotionView 对某在开发的副车架进行了分析,以验证其设计
方案的结构强度,并将分析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基本吻合。
2 动力学模型建立
副车架主要承受来自地面和动力总成两方面的载荷,其中地面载荷通过悬架传递到副车架,故
对副车架进行分析需要建立带有动力总成的前悬架动力学模型。
2.1 建立刚体模型
通过导入 MotionView 软件自带的麦弗逊式前悬架的模板,并将所有参数更新为本车型的数据,
包括硬点、弹簧刚度、衬套刚度曲线、缓冲块位置及曲线等。由于副车架还要承受来自动力总成的
-1-
Altair 2012 HyperWorks 技术大会论文集
载荷,需要在模型中建立动力总成的子系统,包含动力总成质量、质心位置,悬置位置、安装角度
和刚度曲线等。
图1 前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
2.2 建立刚柔耦合模型
为了在MotionView 中进行强度分析,需要建立刚柔耦合模型,即模型中的副车架为柔性体,其
他部件为刚性体。
为了得到副车架的柔性体,首先在HyperMesh 中建立副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定义材料和属性参
数,然后通过 MotionView 软件的Flextools 来生成模态综合柔性体。副车架柔性体的前两阶模态信
息如图2 和图3 所示。通过样件的模态试验得到的一阶扭转和一阶弯曲模态的固有频率分别为102Hz
和 176Hz,柔性体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信息与样件的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柔性体模型能真实
地体现实际样件的特性,可用于下一步的分析计算。
图2 副车架一阶扭转模态(103Hz)
-2-
Altair 2012 HyperWorks 技术大会论文集
图3 副车架一阶弯曲模态(175Hz)
将柔性体模型导入到建立好的刚性体模型中替换原先的刚性体副车架,并做好相应的关联,生
成刚柔耦合模型如图4 所示。
图4 前悬架刚柔耦合模型
3 强度分析
为了分析副车架地强度,本文选取了4 个具有代表性的准静态分析工况,分别为制动、转向、
制动带转向和垂向冲击工况。
在MotionView 软件中加载Static Load Analysis 分析模板,根据各工况的加载系数在车轮和动
力总成的位置依次加载相应的载荷。
经过分析计算,在制动工况下控制臂前衬套安装支架上出现高应力区域,该区域可能存在强度
风险,分析结果如图5 所示。
-3-
Altair 2012 HyperWorks 技术大会论文集
图5 制动工况分析结果
通过副车架样件的疲劳台架试验,在如图 6 位置出现了开裂现象,其位置与分析结果中的高应
力区域基本一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连铸保护渣的绝热保温性能.pdf
- 连铸保护渣吸附Al2O3夹杂能力的研究.pdf
- 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凝固温度.pdf
- 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结晶性能的研究.pdf
- 连铸结晶器内液面波动及卷渣行为的物理模型研究.pdf
- 连铸坯中心偏析的研究.pdf
- 连铸时超低碳钢结晶器内钢液增碳的研究.pdf
- 连铸小方坯夹杂物来源与控制.pdf
- 连铸中间包底吹氩物理模拟和工业实践.pdf
- 连铸中间包湍流流动及夹杂物分布的大涡模拟(001).pdf
- 沈均好_表面误差对双弯曲反射面天线副瓣的影响.pdf
- 沈智达_某车型副车架模态拓扑优化设计.pdf
- 石朝亮_基于HyperStudy传动轴减振圈优化设计.pdf
- 石朝亮_基于HyperWorks白车身灵敏度分析及结构优化.pdf
- 石朝亮_拓扑优化技术在汽车铝合金三角臂开发中的应用.pdf
- 石墨电极火法涂层实验研究.pdf
- 史元元_OptiStruct在变速器壳体优化设计中的应用.pdf
- 使用 STM32F40507xx 和 STM32F415417xx微控制器的浮点运算单元.pdf
- 使用 U 盘更新 STM32F4DISCOVERY 板固件.pdf
- 使用CubeMX生成TCPEchoServer程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