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最甜蜜的负担.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國立台東女子高級中學102學年度親師座談會 教育:父母親最甜蜜的負擔 校長 潘致強 不管是草莓族、啃老族、尼克族(NEET)、媽寶、爸寶、空白人…等,這些聽起來詼諧甚至帶著貶抑的稱謂,或許反映著社會主流世代對新興世代們普遍的缺乏信心與落差期待。但其實,每個世代都有其特殊的成長背景與脈絡,面對著不同的世代挑戰與考驗。父母親或師長不需要、不適合、也不能用己身的成長經驗去推定孩子的表現,甚至,應該審慎自省,是否因為自己的教養觀,或是言身教,妨礙、限縮或者誤導了孩子可能的更好成長? 主流世代成長的美好回憶 問問自己:如果可以,您願意與自己的孩子,或是新興的世代們的成長歷程互換嗎?關於這點,我想答案多數是否定的。目前,我們高中職學生的家長們,大多為五、六年級世代。此世代的求學歲月,臺灣逐漸民主化,經濟也仍持續高度發展,電子資訊業前途燦爛,雖然政治上的抗爭紛亂不斷,但多數人仍多在30歲前就成家立業,當時,大家對社會的感覺是充滿活力與希望的。 我們的上一代,雖然普遍教育程度不高,但反而給我們很大的空間,去探索、去嚐試。當然,我們在國、高中的成長階段,也有很大的升學壓力,對於家庭與教育的約制,也會表達叛逆與不滿,但父母親對課業最多通常只能給予關懷與陪伴,也根本也談不上什麼指導,因此,我們能對自己的學習負完全的責任,不管最後有沒有考上好的大學,職場上仍充滿無窮的機會(包括崛起的大陸市場),等著我們去開拓。我覺得(至少到現在):這是臺灣在二戰後最好的世代。 新世代暨幸福,又辛苦 曾經,我以為也能夠循著上一代,或是職場前輩的腳步,看到自己未來生涯的八成模樣,例如:安穩地教學(講述、威權…)、寬心的退休(18%,五五專案…),但縱使在相對穩定保守的公教界,這樣的憧憬亦已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國內政局持續紛亂,但大陸、東南亞,快速崛起,就連過去戰亂頻仍的柬埔寨、緬甸…等國也在近十年急起直追,吸引全球的目光。面對這一國際態勢,臺灣(當然歐美日等亦是)在各方面都面臨嚴峻的轉型及尋求新定位的迫切考驗。有人說:臺灣品牌驕傲:宏碁(ACER)二十年由盛轉衰,但宏達電(HTC)只花五年,這世界不僅在變,還是驟變、劇變…,稍一遲疑,就會由領先到落後,稍一誤判,甚至會由天堂墜入地獄,而我們的新興世代,就要面對這樣的考驗。 就以剛進入職場的八年級生成長背景而言,相對來說,臺灣的物質環境已有很大改善,國家整體教育環境更是有很長足的進步(包括社會M形化下的教育弱勢扶助),但如海嘯般襲來的全球化競爭,他們必須具備更元的能力與創意。然而,就業市場確已不如以前樂觀與友善,薪資成長停滯,甚至倒退,房價物價卻不斷高漲,許多新興世代畢業即落入窮忙族、月光族,甚而退縮自我放逐,變成一開始提到的尼特族、啃老族,此時,沒有一個父母很難不為孩子的未來感到焦慮與耽心。但我認為父母親的教養觀,或是言身教將是孩子是否能自信迎向未來的關鍵! 世代的傳承與永續發展 有幾個台灣社會現象值得關注:高學歷高失業率;許多產業徵不到人才;大家瘋狂擠考公職;臺灣學子出國打工;從藝術設計、數理表現、體育競技…等新臺灣之光層出不窮;臺灣中小企業出現許多微型、隱形的世界第一…,顯見這仍是個希望與失望並存的世代,就看孩子能否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 說真的,主流世代那種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覺,實在不知是對還錯,但整體上,拋開恨鐵不成鋼,那種新興世代生活習慣很差、沒有禮貌、缺乏耐性毅力、缺乏挫折忍受力、上課不專心、好逸惡勞…的總體印象來看,臺灣與整個世界還是在進步啊!回想上一代,給我們承擔自己學習責任的教育方式,適當地介入與關心,以身作則,或許是更高明的教養智慧,而對下一代永遠懷抱希望,更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我認為:苦不是不能苦孩子,而是在不讓孩子被迫中斷學習的前提下,讓孩子及早學習獨立,為自己,甚至為家庭承擔合適的責任,參與家庭生活的甘與苦,在高中職的階段,持續陪伴但試著放手,讓孩子透過多元學習,去探索多元智慧,發現能力亮點,容許犯錯與失敗,去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千萬不要讓孩子有只要唸書,什麼事都可以不用管,父母親可以幫你完全搞定的想法。而如「直升機父母」過度呵護、「虎爸虎媽」過度嚴厲,都將反使孩子失去承擔自己學習責任的成長機會,將落入愛之適足以害之的窘境,我們做為父母親或是夫妻出現對孩子的教育歧見時,都要隨時審慎自省。 團體生活 淬煉服務心智與良好習慣 在學校,我們也不希望孩子只會唸書、只要考得好成績就好。反而應該開闊自己的胸襟,積極地參與團體活動,此外,不分孩子的家庭背景,每個人都必須參與公共服務,分工合作地整理教室與外掃區環境,住宿的同學,也必須維持寢室與浴廁的整齊清潔。只要經過合適的要求與引導,我相信東女寶貝們,在學校都可以把這些工作做得很好。所以,父母親也可將家務分擔給孩子們,尤其是洗碗筷、自己的房間、浴室、垃圾的清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