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 施工组织设计
7.1 施工条件
7.1.1 对外交通条件
本工程位于湖州市区,对外交通方便。公路方面:104国道、318国道、杭宁和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以及11省道、湖盐公路、湖织公路和其它乡镇公路贯穿本区。
水路方面:长湖申航线(頔塘)、湖嘉申航线(双林塘)、横穿湖州东西,杭湖锡线(菱湖塘)纵贯湖州南北,这三条主要航线构成了湖州航运网络的主骨架,辅以众多的支线航道,组成了一张航道网,贯穿联系湖州各主要城镇,水上交通十分发达。
铁路方面:有宣杭线和新长线穿过湖州境内,由铁路运来的物资可运至湖州站,再由公路转运至工地。
7.1.2 工程布置特点
杭嘉湖地区环湖河道整治工程主要整治湖州东部平原的两条主要入湖骨干河道——罗溇、濮溇。本工程是以改善水环境为主,结合防洪排涝、航运、水土保持等功能的综合水利工程。
罗溇整治工程起自双林塘,穿越頔塘、南横塘、北横塘,至太湖口罗溇节制闸,河道全长约21.62km,河底宽度为26m,河底高程为-2.30m;濮溇整治工程起自新湖嘉申线(蓉湖船厂),穿越頔塘、南横塘、北横塘,至太湖口濮溇节制闸,河道全长约16.5km,河底宽度为20m,河底高程为-2.30m;其主体工程土建主要工程量见表7-1。
表7-1 主体工程土建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罗溇港
整治工程
濮溇港
整治工程
合计
1
土方开挖
万m3
108.98
60.93
169.91
2
土方疏浚
万m3
204.67
118.38
323.05
3
土方回填
万m3
136.00
91.02
227.03
4
石(塘)渣、碎石垫层
万m3
44.40
12.61
57.01
5
砼及钢筋砼
万m3
5.64
3.83
9.47
6
浆砌块石
万m3
6.79
5.04
11.83
7
生态网垫
万m2
12.88
7.96
20.84
8
生态格网
万m3
1.97
/
1.97
9
土工布
万m2
12.88
7.96
20.84
10
草皮护坡
万m2
59.74
32.30
92.04
11
泥结石路面
万m3
3.34
2.28
5.62
12
钢筋
t
1343
4784
6127
砼灌注桩
万m3
0.40
2.40
2.80
14
高压旋喷桩
万m
5.67
/
5.67
15
水泥搅拌桩
万m3
19.63
6.54
26.17
16
沥青砼路面
万m3
10.42
/
10.42
17
排泥场围堰
万m3
32.75
19.04
51.79
7.1.3 自然条件
7.1.3.1 地形、地质条件
工程属于太湖流域冲积平原区,区内残留有少量的孤丘,西部和西南部为天目山余脉的剥蚀低山丘陵区,西部的弁山云峰顶海拔为521.6m,新构造运动以间歇性上升为特点,风化剥蚀强烈,山坡平缓,北部为太湖,中部、东部和东南部为平原区,地形平坦,水网密布,地面高程在1.5m~
区内基底主要为侏罗系上统黄尖组(J3h)晶屑凝灰岩及白垩系下统(K1)紫红色的砂岩、粉砂岩。覆盖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成因复杂,岩相多变,50m以浅地层大致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全新统(Q4),以冲海相、湖沼相、海相堆积物为主,下部为上更新统(Q3
1)罗溇整治工程地质条件
(1)罗溇河道上游段(頔塘以南)河道沿线工程地质条件
河道土体为多元结构,Ⅰ层填土性质变化较大,Ⅱ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等性质一般,分布较为稳定,但厚度薄。Ⅲ层淤泥质土为高压缩性、低强度的软土,性质差,厚度不大,但仍是河道岸坡稳定的主要控制层。河道经开挖后,该层于河道边坡处出露,为控制滑动的主要土层,应进行抗滑稳定验算,必要时应采用工程措施予以处理。Ⅳ1层粘土、粉质粘土性质较好。Ⅳ2层粉质粘土以及Ⅴ层砂性土,性质一般。Ⅵ层淤泥质土,局部为性状较软的粉质粘土,强度低,性质差,厚度不大,且埋藏较深,对河道岸坡稳定影响不大。Ⅶ层粘土、粉质粘土多为硬塑状,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2)罗溇河道下游段(頔塘以北)河道沿线工程地质条件
河道土体为多元结构,Ⅰ层填土性质变化较大,Ⅱ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等性质一般,分布较为稳定,但厚度薄。Ⅲ层淤泥质土及Ⅲsil层淤泥为高压缩性、低强度的软土,性质差,厚度变化较大,最大厚度达18m,是河道岸坡稳定的主要控制层。河道经开挖后,该层于河道边坡处出露,为控制滑动的主要土层,应进行抗滑稳定验算,必要时应采用工程措施予以处理。Ⅳ1层粘土、粉质粘土性质较好,厚度较小。Ⅳ2层粉质粘土以及Ⅴ层砂性土,性质一般。Ⅵ层淤泥质土,性质比上游段明显要差,强度低,但其厚度较小,且埋藏较深,对河道岸坡稳定影响不大。Ⅶ层粘土、粉质粘土多为硬塑状,工程地质条件较好。Ⅷ层含泥粉砂、粉细砂以及Ⅸ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