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加减: ?咽喉红肿疼痛——土牛膝、元参解毒利咽;可另用冰硼散、西瓜霜、锡类散等吹喉。 ?时行热毒症状明显——大青叶(板兰根)、蒲公英、蚤休(草河车、重楼、七叶一枝花) ?肺热素盛,风寒外束——石膏、麻黄 ?风热化燥伤津---南沙参、天花粉、梨皮,不宜再伍辛温之品。 暑湿证 症状:主证+流浊涕,发热,汗出热不解,头身困重,小便短赤 舌脉: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 5.常用药: 银花、连翘、鲜荷叶、鲜芦根——清暑解热; 香薷——发汗解表; 厚朴、扁豆——化湿和中。 6.加减: ?暑热偏盛——黄连、山栀、黄芩、青蒿、荷叶、芦根 ?里湿偏重——藿香、苍术、白蔻仁、法夏、陈皮(藿香正气散) ?小便短赤——六一散、碧玉散、赤茯苓 秋燥证 症状:主证+鼻咽干燥,干咳少痰 凉燥:恶风寒重,无汗,不甚渴饮; 温燥:发热微恶风寒,少汗而渴,咽干痛) 舌脉:舌苔薄少津,脉浮 治法:润燥疏表 方药:温燥——桑杏汤 凉燥——杏苏散 附:表寒里热证 症状:风寒证+口渴,咽痛,痰黄稠,尿赤便秘 舌脉:苔黄白相间,脉浮数 治法:疏风宣肺,解表清热 方药:双解汤 阴虚感冒 症状:手足心热,恶寒轻,口渴咽干,干咳少痰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 表证较重:加荆芥、薄荷 5.常用药: 玉竹——滋阴,以资汗源; 甘草、大枣——甘润和中; 豆豉、薄荷、葱白、桔梗——疏表散邪; 白薇——清热和阴。 6.加减:阴伤较重,口渴咽干明显,加沙参、麦冬以养阴生津。 气虚感冒 症状:经常感冒反复不愈,恶寒重发热轻,气短乏力 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浮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参苏饮 玉屏风散预防 5.常用药: 党参、甘草、茯苓——补气扶正以祛邪; 苏叶、葛根、前胡——疏风解表; 半夏、陈皮、枳壳、桔梗——宣肺化痰止咳。 6.加减: 若表虚自汗,易伤风邪者,可常服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以防感冒,有良好效果。 若见恶寒重,发热轻,四肢欠温,语音低微,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为阳虚外感,当助阳解表,用再造散加减。药用党参、黄芪、桂枝、附子、炙甘草温阳益气;细辛、防风、羌活解表散寒。 常用具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中草药: 板兰根、菊花、银花、连翘、丹皮、栀子、紫草、秦皮、胖大海、蚤休、贯众、茶叶、 调护 避风寒 清淡饮食 多饮水(饮白开水1500 3000ml. qd) 注意服药要求: ☆汤剂不宜久煎; ☆趁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或进热粥、米汤以助药力。 ☆出汗后尤应避风或禁忌马上洗澡 加强观察护理: 注意体温、出汗、脉搏、神志等情况的观察 对时感重症及老年、婴幼儿、体虚者,更须注意病情变化 得汗脉静身凉为病邪外达之象;无汗是邪尚未祛;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邪未尽或可能复燃或传变。 预防 食醋熏蒸法(每立方米5 10ml加水1 2倍稀释,熏2小时) 大蒜液滴鼻法(10%大蒜液加入适量甘油,每日滴3 5次,每次1滴) 狗肝菜、布渣叶、淡竹叶、野菊花、三丫苦、岗梅根 煎服 【临证要点】 一、临床当辨清病邪之性质:掌握辨证要点,分清风寒、风热。 风寒误用辛凉,汗不易出,病邪难以外达,反致不能速解,甚或发生变证; 风热误用辛温,则助热燥液动血,引起传变。 除虚体感冒兼顾扶正补虚外,一般均忌用补敛之品,以免留邪。 二、寒热二证不显者,可予辛平轻剂: 感冒轻证,辛平解表法:用桑叶、薄荷、防风、荆芥等微辛轻清透邪。 咽痒咳嗽者,酌配前胡、牛蒡、贝母、橘红、桔梗、甘草等清宣肺气。 三、寒热杂见者当温凉合用: 风寒外感,表尚未解,内郁化热 解表清里,宣肺清热。 如:麻杏石甘汤 大青龙汤 四、对有并发症和夹杂症者应适当兼顾: 感冒病在卫表,一般无传变。 老人、婴幼、体弱或感受时邪较重者,可见化热入里犯肺,逆传心包的传变过程,当以温病辨治原则处理。 原有宿疾,再加新感,当据其标本主次,适当兼顾。 小儿感冒易夹惊夹食。 夹惊:钩藤、薄荷、蝉衣、僵蚕、石决明 夹食:神曲、山楂、莱菔子、谷麦芽 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我们了解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 第一章 肺 系 病 证 肺系的常见病证 感冒 咳嗽 哮病 喘证 肺痈 肺痨 肺胀 肺痿 [概说] [概念] 肺系病证 是指在外感或内伤因素影响下,造成肺卫功能的失调,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 原因:外感、内伤 主要的病理变化:肺气宣降失常 实者由于痰邪阻肺,肺失宣肃,升降不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