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我们了解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 教师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田仔中心小学 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工作的方针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工作的方针的含义 “预防为主”是指在处理“消”与“防”两者的关系上,必须把预防火灾摆在首要位置,从思想上、组织上、技术设备上,采取各种积极预防措施,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防消结合”是积极作好预防火灾的同时,在人力、物力上积极做好灭火工作上的准备,加强企业专职和义务消防队伍建设,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加强灭火训练,加强值勤备战,做到常备不懈,有备无患,一旦发生火灾,迅速及时的扑救,使火灾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预防做好了,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灭火是弥补“防”之不足,可以减少损失。 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工作的任务 1、控制、消除发生火灾、暴炸的一切不安全条件和因素。 2、限制、消除火灾、爆炸蔓延、扩大的条件和因素。 3、保证有足够的消防人员和设备,以便一旦发生火灾,及时扑灭, 减少损失。 4、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出口和通道,以便人员逃生和物质疏散。 5、彻底查清火灾、爆炸原因。做到“四不放过”(原因不明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以及群众未受过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没受到处理不放过)。 消防安全知识 灭火常识 1、A类火灾:是指一般固体火灾。(可用水扑救) 2、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融固体燃烧的火灾,如汽油、柴油、煤油、沥青以及食油、酒精等物质的火灾(一般不能用水扑救)。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液化石油气、沼气、氢气、乙炔气等物质造成的火灾(一般用干粉灭火器比较合适)。 4、D类火灾:指轻金属,如:金属钠、金属钾、镁粉、铝粉等燃烧的火灾(不能用水、酸、碱、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扑救,只能用干粉、干沙等灭火。) 消防安全知识 灭火常识 1、初起阶段:发现及时,方法得当,用较少的人力和简单的灭火器材,能尽快地把火扑灭。也是灭火的最好时机。 2、发展阶段:就必须组织一定的人力和消防器材装备,采取正确措施,才能控制火势的蔓延,有效地扑灭火灾。 3、猛烈阶段:扑救这种火灾,必须有强大的灭火力量和高效能的灭火装备,正确运用灭火战术,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战,才能控制火势继续蔓延,而有效扑灭火灾。 4、下降阶段:这一阶段的灭火工作不能松懈,一定要再接再励防止出现人身伤亡事故或火灾的反复。 5、熄灭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彻底消灭残火,留人看守,防止死灰复燃。 消防安全知识 灭火常识 助燃物 可燃物 着火源 (1)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氧化剂起剧烈反 应的物质,一般都称为可燃物。 (钾、氢气、一氧化碳、汽油、酒精、煤、木材等 ) (2)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叫助燃物。 (空气、液化氧、溴、高锰酸钾 ) (3)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都叫着火源。 (明火焰、炽热的物体、火星、电火花、光线照射与 聚焦等) 消防安全知识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消防安全知识 灭火常识 1、隔离法:就是把火和可燃物隔离开。 2、冷却法:它是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之下,火就熄灭。 3、窒息法:就是使燃烧物与空气(与其他助燃物质)隔绝,使燃烧因缺乏足够的空气而熄灭。 4、抑制法(化学灭火法):就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使其直接参与燃烧反应,利用化学灭火剂使燃点中止,达到灭火的目的。 消防安全知识 灭火常识 义务消防队是扑救火灾的重要力量,随时都可能会遇到各种火灾,其目的就是要迅速扑灭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先控制,后消灭 救人重于灭火 先重点,后一般 消防安全知识 灭火器的种类 常用灭火器 A 泡抹灭火器 B 酸碱灭火器 C 二氧化碳灭火器 D 干粉灭火器 (我们使用的是干粉灭火器) 消防安全知识 灭火常识 设置地点:A、位置明显 B、便于取用 C、不影响安全疏散 设置方式:A、挂钩、托架、灭 火器箱 B、设置稳固 C、设置高度: 灭火器顶部离地面的高 度应小于1.5 米,灭火器底部离地面高度不能小于0.15米 设置点的环境:A、不应设置在潮湿的地点 B、不应设置在有强腐蚀性的固体、液体、 气体或可能被这些腐蚀性物质溅着的地点 C、不应直接遭受风吹雨淋和阳光暴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医院廉洁党课讲稿(精选).pdf VIP
- 专题07 修辞与仿写(讲义) 五升六语文暑假衔接(统编版).docx VIP
- 2025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参考答案.docx
- GB/T 34531-2017 液化二甲醚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df VIP
- 创维电视机说明书_图文.pdf VIP
- 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模板.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5.12 应急准备与响应”解读与应用指南(2025A1)(可编辑!).docx VIP
- 佳能 5D3 _ 5d mark iii-中文手册.pdf VIP
- 胶体与界面化学7重点.ppt VIP
- 【新教材】北师大版(2024)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乘除法的应用(二) 教案(表格式).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