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弃我取人取我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篇一:人弃我取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释 义   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自己的志趣、见地与他人不同。   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这句话好象来自来自中国《史记·货殖列传》,《货殖列传》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私人理财思想。“人弃我取,人取我予”是被司马迁列为出奇制胜的重要策略,在证券市场里应该把“人弃我取,人取我予”作为自己一种最基本思维方式来运用,多用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保持对各种预言的警惕,并努力在别人贪婪的时候谨慎一些,而在别人恐惧的时候大胆一些。   天下之主,不如买主   儒商文化概论 2016-11-21 22:59:38 阅读171 评论0字号:大中   小 订阅   维护诚实守信的商业形象,不光是现代商人这样做的,传统社会中的商人,也深谙此道。传统商人称经营为生意,何谓生意,近代哈尔滨同记商场的创始人老呔商武百祥有独到而耐人寻味的解释。他说:生意之意由立、曰、心三个部分组成。立,是站立,买卖人要站在柜台前,以示对顾客的尊重;曰,是说话,要主动客气地与顾客打招呼,解答顾客的问题;心,是用心,买卖人要做个有心人,处处用心,认真研究顾客的心理和需要。只有掌握了这三个要领,才能把自   己的生意做好。   晋商对于所售商品的质量要求很高,公平买卖,童叟无欺,被称作笃守信用的典范。清代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说:“中国商贾夙称山陕,山陕人之智术不能望江淅,其推算不能及江西湖广,而世守商贾之业,惟其心朴而实也。”维新派思想家梁启超也说:“晋商笃守信用。”[1]晋帮商人中有许多深孚众望的商家,“舞弊情事,百年不遇”。晋商范永斗,因为“与辽左通货财,久著信义”,而受到清政府的垂青,当上了皇商。晋商在蒙古牧民中信誉卓著,他们只要看到刻印有“三玉川”(大盛魁商号)、“长裕川”(祁县渠家商号)字样的砖茶就争相购买且长期使用,几乎一生不变。由于这种砖茶货真价实,信誉好,   竟被代替银两作为货币在交易中使用。   祁县乔家自创业的复盛公乔贵发起,就非常注重信誉问题。乔贵发与好友老秦结为异姓兄弟,一起确立了一条规矩:“维护信誉,不尚虚假。”二人约定,做任何生意,不论大小,都不掺假,不混劣,不偷斤缺两,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能让顾客损失。他的继承人乔致庸,创独特经营心法,把信誉放在经商的第一位,说:“信第一,义次之,利第三。”他告诫子孙以信义为重。他在经商中践履自己的话,留下了恪守信义的经典故事。有一次,他发现自己经营的复字号油坊里,有伙计在麻油中掺假的现象,立即命收回已经卖出的麻油,退回货款。还有一次,乔致庸到武夷山贩茶,他特意把每块一斤的茶砖中加重一两,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利益。在包头,乔家被冠以“糊涂海”的绰号,原因是乔家的经理显得很糊涂,有些债务人无法还债,乔家往往把欠账一笔勾销,或者由欠债人拿出各种各样的物品抵债。其复   字菜园的二百八十亩地和包头街面的一千多间店面都是抵债得来的。可见,“糊涂海”并不糊涂。包头的面粉店商家看到生意好做,便有乘机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顾客经常抱怨一些粮店面粉数量不足。乔家却不动声色地在给顾客面粉的时候,特意每斤多一两,于是,顾客纷纷涌入乔家的店铺,那些“精明”的掺假者只能感叹“糊涂海”乔   家比他们更精明。   徽州商人坚信:“财自道生,得缘义取。”歙县商人吴南坡曾说:“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终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道光年间,婺源人朱文炽贩茶入粤,因茶叶超过期限,便在交易茶叶的文约上特意注明“陈茶”二字,宁愿自己亏损数万银两,决不用过期商品欺骗顾客。休宁商人吴鹏翔在汉口买了八百斛胡椒,后来验明这批胡椒有毒,原主唯恐事情败露,要还钱退货,吴鹏翔为防止原主将有毒胡椒转卖别人,竟将这批胡椒全数买下,全部予以销毁。胡开文墨的第二代传人胡余德,胡余德精心研制出一种在水中久浸不散的墨品,购者甚众。一次有顾客购得此墨,但不慎将墨袋掉入水中,捞起来发现墨已溶化。胡余德得知此事后,不仅立即停售这批未按规定制成的墨,还将已出售之墨均以高价收回,并予以销毁。此举使胡开文墨店损失不小,但因此保住了信誉,赢得了顾客的广泛信任。正是由于徽商重视“诚信”的经商原则,才能博得顾客长久的信赖,最终为商业的发展谋   得了更大的商机。   来自中原的怀庆商人坚信:“生意有三宝,伙计,门面,信誉高。”伙计,说的是用人,门面讲的是市场地位和市场形象,信誉,则是企   业的经营之道。信誉好,即有较高的美誉度,是经营的一大法宝。在各地的药市上,假药充斥的现象早已有之,俗语说“黄金有价药无价”,因为药材的价值使其在价格上蒙上了神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