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文档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设计“CA6140车床拨叉831003加工工艺设计”
开始日期: 2010.11.9
完成日期: 2011.4.27
学生姓名: l段超
班级学号: 08机电2班
2008302004
指导教师: 郝勇
学校名称: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1.零件图 1张
2夹具零件图 1张
3.毛坯图 1张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张
5.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5张
6.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完成了基础课程和部分技术基础课程之后进行的。它一方面要求我们通过设计能够获得综合运用过去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也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同时也是我们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际训练。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据在相当重要的地位。
通过设计,我们学会了熟悉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实际知识,解决了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加工质量。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能给予批评和指正。
一、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该拨叉用在CA6140的主轴上,和其他零件配合,在改变转速的时候承受轻微的载荷,所以应该保证本零件的重要工作表面符合技术要求。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是HT200,工作环境良好,不会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由于年生产量为2000件,已经达到了中批量生产,并且材料可铸。因此从提高生产率,保证经济性的角度讲,应该采用铸造成型中的“金属模机械砂型”铸造的方法制造毛坯。
(二)基面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所以选择右端R20的端面,上顶端40×80的面和右侧75×80的面为粗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并使工件装夹方便。在选择时,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基准统一等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精基准选择为花键孔和72×40的端面,在加工中采用专用夹具夹持。
(三)制订工艺路线
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经确定为中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是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效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艺路线方案
工序1 粗铣80×40的左端面,精铣75×40的左端面直至符合表面粗糙度要求。
工序2 钻φ22的花键孔。
工序3 倒2×45°的倒角。
工序4 拉花键,保证精度要求。
工序5 粗铣沟槽, 粗铣上表面的平面。
工序6 精铣沟槽, 精铣上平面至符合表面粗糙度要求。
工序7 钻螺纹孔。
工序8 攻螺纹至M8。
工序9 终检。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拨叉”零件的材料为HT200,净重量为0.84千克,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可以采用“金属模机械砂型”铸造的方法进行毛坯的制造。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个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考虑到零件的很多表面没有粗糙度要求,不需要加工。从铸造出来即可符合使用要求,因此,只采取75×40的表面留有2.5×75×40的加工余量。毛坯的尺寸公差为CT8,可以从《机械制造设计工艺简明手册》得到CT8=1.6mm。相应计算如下:
最大极限尺寸=80+2.5+CT8/2=83.3mm
最小极限尺寸=80+2.5-CT8/2=81.7mm
75×40的端面的精加工余量为1mm,粗加工余量2.5-1=1.5mm。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1:铣75×40的端面至符合要求。
工步1:粗铣
背吃刀量为=2.5-1.0=1.5mm。
进给量的确定:机床的功率5~10Kw,工件夹具系统的刚度为中等条件,按《切削用量简明手册》中表3.3选取该工序的每齿进给量为=0.2mm/z。
铣削速度:参考《机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出境竹木草制品台帐表单各种表格.pdf VIP
- DB34T 4822-2024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技术规范.pdf
-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pptx
-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无忧备课课件(统编版).pptx VIP
-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智能张拉与压浆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DL∕T 1685-2017 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状态评价导则.pdf
- 2025春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纸制品》教案及反思.docx VIP
- 建设工程标准化协会标准:TCECS 717-2020 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pdf
- XX县压缩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 调 式 中 的 音 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