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1卷 第7期 地球科学进展 Vol.31 No.7
2016年7月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Jul. ,2016
郝青振,张人禾,汪品先,等.全球季风的多尺度演化[J].地球科学进展,2016,31(7):689-699,doi:10.11867/ j.issn.1001-8166.2016.07.0689.
[Hao Qingzhen,Zhang Renhe,Wang Pinxian,et al. Monsoons across multi-scales:Summary of fourth conference on Earth system science[J]. Ad-
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16,31(7):689-699,doi:10.11867/ j.issn.1001-8166.2016.07.0689. ]
全球季风的多尺度演化∗
1,2 3 4 5
郝青振 ,张人禾 ,汪品先 ,王 斌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4.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5.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Honolulu HI96822,USA)
摘 要:作为中—低纬地区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季风的形成演化和未来变化趋势一直是
古气候和现代气候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第四专题“多尺度季风”从不同时
间和空间尺度,对全球季风系统演化的规律和机理以及季风系统在地球系统演化中的作用进行了
探讨,在季风变化的现代观测与地质重建、过去与现代季风的数值模拟、过去与现代季风对气候变
暖的响应等方面开展了交流,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 键 词:全球季风;亚洲季风;古季风;季风模拟;多尺度演化
+
中图分类号:P425.4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2016)07-0689-11
生物圈等地球系统表层圈层系统具有密切的联系,
1 引 言
在地球系统中的水循环、能量循环和物质循环等过
季风是指近地面层冬、夏风向相反,干湿呈季节 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季风与地球表层圈层相互
性变化的现象。 季风现象的理论解释早在 1868 年 作用的过程和机制是地球系统科学急需深入探索的
Halley就已经提出,亚洲季风是由太阳对海洋和陆 领域。
[1,2]
地加热的差异造成的 。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学
2 全球季风现代过程与模拟
认识的积累,对季风的认识从区域性的气候现象扩
[1,2]
展为全球性的气候系统 ,从现代过程扩展为地 关于全球季风的定义和影响范围,不同学者有
质尺度的全球古季风[3~5]。 季风系统是全球气候系 不同的理解[2,3,5]。 根据 1948—2003 年降水的夏季
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季风区是全球大气运动能量、水 和冬季之间的季节差定义的全球季风区包括了北
汽的主要供应地,季风活动异常可以引起夏季干旱、 美、南美、北非、南非、亚洲、澳洲—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