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 6月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Jun.,2015
第 2期 Journalof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Culture NanjingNormalUniversity No.2
东晋清谈与阅读方式的发展及其诗史意义
察彦峰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摘 要 :汉 以前诗 与乐 的关系密切 ,诗歌主要是 以歌 唱、吟咏 的方式传播和 阅读 。魏晋之
后文人徒诗得到较大 的发展 ,对语 言艺术 、形式技巧 的追求成为诗歌发展 的基本趋势 ,个人化
的默读逐渐成为诗歌重要 的阅读方式 。东晋 以来讲 究声音之美 的清谈盛行 ,诗歌注重声韵效
果 ,吟咏重新成为重要 的阅读方 式。晋宋之 际清谈衰落 ,阅读方式随之 由注重 听觉转变为注重
视 觉 ,这种转变对诗歌创作产生 了显著 的影响 。晋宋诗凤转变与此有直接 的关系 。
关键词 :默读 清谈 吟咏 诗风
中图分 类号 :I206.2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008—9853(2015)02—001—07
一 、 从吟咏到默读——魏晋之前阅读方式的发展
文人诗充分发展的魏晋之前,诗歌史的主体是歌谣和乐章 J,所以这一时期的诗大多是可以歌唱
的,其传播和接受都诉诸于 口头传唱,歌咏是汉代之前诗歌最基本的传播和阅读方式。 《尚书 ·舜典》: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孔安国云:“谓诗言志以导之,歌咏其义以长其言。永,徐音咏,又如
字。” 又 《周礼 ·大司乐》郑注引 《虞书》:“夔日: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贾公彦疏:
“以咏者,谓歌诗也。”_3J(踮许慎 《说文解字》:“泳,歌也。从言,永声。”_4J(脚’歌是咏的本义,如 《史记
· 宋微子世家》:“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乃作 《麦秀之诗》以歌咏之。”](P1621’又
《汉书 ·刘向传》:“文王既没,周公思慕,歌咏文王之德,其诗 日:於‘穆清庙 ,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
之德。”,-o- ”这些诗都是以歌咏的方式唱出来的。
但是注重听觉效果的歌咏,是属于与音乐密切相关的歌谣、乐章的传播和阅读的方式,随着诗乐分
流及文人诗的发展,诗歌进入比较纯粹的徒诗阶段,歌咏的方式逐渐走向衰落,甚至在歌谣、乐章的时
期,一旦与之相应的音乐遭到破坏,歌咏的方式也会随之衰亡。 《孟子 ·离娄下》云:“王者之迹熄而诗
亡,诗亡然后 《春秋》作。” 陀孙爽在 《孟子注疏》中说:“孟子言自周之王者风化之迹熄灭而 《诗》亡,
歌咏于是乎衰亡;歌咏既以衰亡,然后 《春秋》褒贬之书于是乎作。”_8J( 。’从文本意义上讲,孔子时代
《诗》并没有消亡,真正衰亡的是作为 《诗》之基础的音乐,春秋时期 “礼崩乐坏”,所以 “诗亡”指的其实
是 “乐坏 ”。孔子云:“恶郑声之乱雅乐。”_9_(H∞又云:“吾 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 (n )
皆是针对当时 《诗》的音乐系统遭到破坏而发的。 《汉书 ·艺文志》云:“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
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
有恻隐古诗之义。”儿n 这是春秋之后 “歌咏衰亡”的事实,其重要意义是促使赋体的产生。
《汉书 ·艺文志》云:“不歌而诵谓之赋”l6』(H ,这里的 “赋”原本指的是春秋时期的赋诗,但是随
收稿 日期 :2015—0l一13
作者简介 :蔡彦峰,男,1978年生,福建南安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着春秋之后 “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赋逐渐成为一种文体名称,这种文体脱离了音乐及歌咏的方式,即
以 “不歌而诵”为阅读方式。春秋之后 《诗》成为纯文本意义的诗歌了,其阅读方式 自然发生了变化,即
由歌咏转变为吟咏、诵读。在这一背景下,“咏”的涵义也有新的发展,如王褒 《四子讲德论》:“何必歌诗
咏赋,可以扬君哉。” ㈣ 王褒侍太子时,太子 “喜褒所为 《甘泉》及 《洞箫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
之。” 可见 “咏”指的就是诵读 ,而非歌咏之咏。诵诗原是春秋以来传诗、学诗的方法之一,如 《墨
子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