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干旱风险评价研究综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8 6 Vol.28No.6 2010 11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 Nov. 2010 1,2 1 1 2 徐新创 , 葛全胜, 郑景云 , 刘成武 ( 1. , 100101; 2. , 437005) : 对农业干旱风险致险性脆弱性及损失模型等方面 行了深入系统的回顾与评述, 阐述了农业干旱 风险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学术问题, 展望了农业干旱风险未来的发展趋势: 农业干旱致险性评估的关键是构建合适 的干旱指标, 目前干旱评估指标很多, 大致可分为水分变异程度指标干旱发展过程指标和干旱空间差异指标三 类, 但多数指标对农业干旱成灾过程反映不足, 在评估方法上对农业干旱灾害机理认识不深入, 成为了农业致险性 评估的瓶颈; 农业干旱脆弱性通常决定着农业干旱风险的高低, 其中, 灌溉能力技术资金等是影响农业脆弱性高 低的重要因子, 而定量刻画农业干旱脆弱性对政策技术保险等人文因素的响应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 农业干 旱风险损失评估模型较多, 但由于受区域人为等因素影响, 多数模型普适性较差因此, 未来农业干旱风险评估 需要深入认识农业干旱影响的机理和过程, 突出研究农业干旱脆弱性对人文因素变化的响应, 并通过区间合作来 一步改 风险损失模型 : 农业干旱风险; 干旱致险性; 承灾体脆弱性 : S423 : A :2010 , , 60~ 80 [ 1,2] , IPCC , , , [3, 4] , 1 , , , , , , , , [ 11] , , , , , [5] , , , , , , [ 6] [7~ 9] , 1. 1 , ,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