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课程动物考古学试验成绩试验名称制作骨器试验报告.PDF

试验课程动物考古学试验成绩试验名称制作骨器试验报告.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课程:动物考古学 实验成绩: 实验名称: 制作骨器实验报告 实验人员 :宋嘉莉 闫雪 专业及年级:2006 级考古 任课老师:宋艳波 实验时间:2008 年10 月13 日 实验地点:动物考古实验室 实验目的:动手制作骨簪,详细记录制作过程,了解制作骨器的过程与方法,模仿古人的骨 器生产与应用的行为;观察打制过程中不同人、不同工具和不同打制方法对骨体所带来的不 同的痕迹与影响,能够对比观察出遗址出土的骨器上的人工痕迹。 实验计划与准备: 本次实验计划所要制作的骨器是骨簪。根据骨簪的细长的外形特征,我们选取了猪 肋骨作为打制的骨料。猪肋骨直接从市场获取,事先经过了彻底的蒸煮、去肉、刷洗和阴干, 使肋骨变干净,适于制作骨器。 本次实验的主要工具有石器两件。石器原料在路边所拣,未经过人工加工。其中一块较 为扁平,石面较平整,用作为石砧(照片上方);另一块一头有大的尖棱,另一头较浑圆适 合手握,用作为砸击工具(照片下方)。 实验操作过程: 1、实验材料观察: 主要实验材料为一件完整的猪肋骨,骨体总长约 15 厘米,有很大弧度,为方便实验记 录与描述,把肋骨骨体外凸面定为凸面,内凹面为凹面,骨体与胸椎相结处为头部,末端为 为尾部,下文所述的左侧均为凸面左侧,右侧为凸面右侧。 2 、截取有用骨料: 肋骨骨体尾端弧度较大,故截断尾部一部分,使骨体整体弧度变小。 1)宋嘉莉负责记录,闫雪负责打制: 打制过程: 石砧水平置于桌上。 左手拿猪肋骨成30 °放于石砧上,肋骨尾部至于石砧上,凸面为击打面。 右手握石锤,与石砧成60 °,从骨体尾端向上两厘米处自上而下倾斜打击。 一共打击31 下: 第5 下:从骨体尾端掉落一小骨片; 第17 下:骨体尾端破裂,出现较大裂痕,从骨体尾端的骨松质斜向上开裂1.8 厘米。 第21 下:误损肋骨中下部凹面骨壁。 继续打击至第31 下后,将即将脱落的厚骨片,向凹面拧后向下拽掉。此时骨体断面大致成 梯形。上宽0.4 厘米,下宽0.6 厘米,高约1.8 厘米。 2 )闫雪负责记录,宋嘉莉负责打制: 打制过程: 石砧水平置于桌上。 左手拿猪肋骨成30 °放于石砧上,肋骨尾部至于石砧上,凸面为击打面。 右手握石锤,与石砧成60 °,于骨体断面上方1 厘米出继续自上而下倾斜打击。 一共打击 92 下: A 倾斜打击45 下后无明显结果,石锤改为垂直打击; B 垂直打击第7 下:从骨体尾端的骨松质斜向上开裂,脱落长0.8 厘米的碎块,骨体断面 近似梯形。 第14 下:尾端再次脱落长1.2 厘米碎块。 第21 下:尾端骨松质从下斜向上开裂一道 1.5 厘米裂痕,自下而上撕下断块后,观察断面 位于骨体尾端凸面的右侧; C 保持打制面、打制姿势与角度不变,重点砸击凸面尾端的左侧: 砸击第15 下:尾端被砸平,并脱落一块残快。 第26 下:尾端杯砸击面呈扇形,并出现两条裂缝,沿裂缝将残破处的骨松质和骨密质全部 撕下。 此时,肋骨骨体弧度最大处已被砸下,骨体弧度变小,基本成型。 3 )宋嘉莉记录,闫雪负责打制: 石砧水平置于桌上。 左手拿猪肋骨成30 °放于石砧上,肋骨尾部至于石砧上,凸面为击打面。 右手握石锤,与石砧成60 °,于骨体凸面的沿骨体尾端断面处自上而下倾斜打击。 打制过程: 一共打击 20 下: 第20 下:骨体尾端骨壁出现裂痕,沿裂痕向外撕下骨壁及部分紧贴骨壁的骨松质,尾端断 面面积扩大,呈长方形,长约1.5 厘米,上部宽0.7 厘米,下部呈不规则撕裂处。 至此,骨体整体变短,弧度变小,尾端变扁并出现狭长的断面。 3、骨器磨制出型 1)将尾端粗糙边棱磨平,使其断面成三角形,尾端成锥状。 一共打磨159 下: A 宋嘉莉负责记录,闫雪负责磨制: 左手扶石砧,右手拿肋骨。断面右侧边棱与石砧成 15°角开始磨。上下来回打磨为一次。 第30 下:断面右侧粗糙边棱基本消失。 第50 下:棱边磨平,肉眼看不出粗糙痕迹。 B 闫雪负责记录,宋嘉莉负责磨制: 换人试验后主要目的是将断面左侧一不规则的楞磨平。右手扶石砧,左手拿肋骨。方向与上 一步骤相同。 第27 下:左边边棱磨平。 第49 下:换手,换方向,打磨角度不变,继续打磨右侧边棱。 第109 下:断面两边边棱磨平。 2 )骨体被截后,断面露出的骨松质参差不齐,十分棘手,需要磨平断面 宋嘉莉负责记录,闫雪负责磨制: 一共打磨220 下: 左手拿石砧,右手拿骨,尾端断面向下,与石砧成30 °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