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8卷第1期 东 北 电 力 大 学 学 报 Vol.38,No.1
2018年2月 Journal Of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eb,2018
- - -
文章编号:1005 2992(2018)01 0095 06
基于铜材料非酶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 2 1 1 1
王 喆 ,宋晓晨 ,杨耀国 ,王 冬 ,孙墨杰
(1.东北电力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2;2.东北电力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2)
摘 要:阐述了铜基非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分析了单质铜电极、铜氧化物电极、铜与金属/ 金属
氧化物复合材料电极和铜元素/ 碳元素复合材料电极构建的非酶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材
料、不同特殊结构的铜基非酶葡萄糖传感器的灵敏度、检测限、检测线性范围及响应时间进行了分析和
展望.
关 键 词:铜;电化学;非酶葡萄糖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TQ425 文献标识码:A
葡萄糖浓度检测在健康监控、环境富氧化控制及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因此葡萄糖传
[1~2] [3]
感器的研发备受关注 .葡萄糖传感器一般分为有酶葡萄糖传感器 和非酶葡萄糖传感器.酶传感器
由于酶分子所固有的不稳定性,会受到如:温度、湿度、氧气浓度、pH值、有机试剂、表面活性剂及有毒化
学品等因素影响,使传感器的稳定性以及灵敏度下降,导致酶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受到了限制. 目前利用
非酶葡萄糖传感器进行葡萄糖浓度检测,在灵敏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克服了有酶葡萄糖传感器的不足.因
此,非酶葡萄糖传感器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一大研究热点[4~8].
[9] [10~11] [12~13]
铜基材料是典型的非酶葡萄糖传感器敏感材料 ,铜的价态可以是零价 、一价 、二
价[14~15] ,也可以与其他材料复合,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性能.因此,本文阐述了基于铜材料的非酶葡萄
糖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 单质铜电极构建非酶葡萄糖传感器
目前,单质铜电极已被证实可以用来构建非酶葡萄糖传感器.该电极只能在碱性条件下对葡萄糖进
行催化氧化,检测机理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电催化氧化过程中,在电极表面形成强氧化性羟基氧化
[16]
铜 能够氧化葡萄糖,从而实现对葡萄糖浓度的检测.随着电化学反应的进行,铜电极表面逐渐被腐蚀
钝化,易于吸附氯离子,对葡萄糖的检测产生干扰,导致铜电极对葡萄糖等糖类物质的选择性较差,检测
葡萄糖的浓度范围也较窄.因此,研究人员不断探索铜基材料的改性方法,以改善修饰电极对葡萄糖的
电催化氧化性能.
[17]
已有众多学者利用不同方法合成了可用于构建葡萄糖传感器的铜基材料:Ye等 利用CuCl在有
机相中的歧化反应生成Cu(Ⅱ)与Cu(0),制备出直径约50nm,长度约10 μm 的铜纳米线;Chang等[18]
提出在NaOH溶液中加入Cu(NO ) 、乙二胺、水合肼等物质,可以制备直径90nm~120nm,长度40 μm
3 2
- -
收稿日期:2017 05 12
-
第一作者:王 喆(1993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合成与制备化学
-
通讯作者:孙墨杰(1967 ),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化学监测及水处理工程师技术
电子邮箱: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