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8卷第 14 期 生 态 学 报 Vol.38,No.14
2018年7月 ACTA ECOLOGICA SINICA Jul.,2018
DOI:10.5846/ stxb201705130883
校亮,熊东红,张宝军,张素,吴汉,杨丹.干热河谷冲沟沟岸葛藤不同覆被状况及土壤性质差异分析.生态学报,2018,38(14):5047⁃5055.
Xiao L,Xiong D H,Zhang BJ,Zhang S,Wu H,Yang D.Analysisof soil propertiesin gully banksunder different coverage ofKudzu in a dry⁃hot valley
region.Acta Ecologica Sinica,2018,38(14):5047⁃5055.
干热河谷冲沟沟岸葛藤不同覆被状况及土壤性质差异
分析
1,2,3 1,2,∗ 1,2,3 1,2,3 1,2,3 1,2,3
校 亮 ,熊东红 ,张宝军 ,张 素 ,吴 汉 ,杨 丹
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610041
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
摘要:沟岸是干热河谷冲沟系统中土壤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带,其水热矛盾突出、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探讨葛藤覆被对沟岸
土壤性质的影响,可为沟岸土壤改良与植被恢复奠定基础。 以元谋干热河谷区葛藤覆被的冲沟沟岸为研究对象,选取裸露地块
2 2
作为对照(CK),根据藤本生物量设置4个处理(T1:309.70 g/ m 鲜被物,T2、T3、T4:594.34、1103.43、1693.27 g/ m 枯落物),对比
研究了葛藤不同覆被状况对沟岸土壤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沟岸土壤性质受葛藤覆被类型(鲜/ 枯)及生物量共同影响。 ①
较裸露沟岸(11.05%),枯藤覆被有益于保持其下土壤水分(13.30%—18.90%),鲜藤覆被下土壤水分则明显降低(7.36%);较裸
露沟岸,鲜、枯藤覆被均有助于增加其下土壤毛管孔隙度。 ② 较裸露沟岸,鲜藤覆被下沟岸土壤有机质、铵态氮、硝态氮、有效
磷、速效钾含量大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枯藤覆被沟岸上述土壤养分含量则整体增加,且大都呈现出随枯藤覆被量增加而
增加的规律。 ③较裸露沟岸(3.24 nmol/ g),鲜、枯藤覆被沟岸土壤总PLFA(总磷脂脂肪酸量 Phospholipids fatty acid)量明显提
升,T1—T4处理土壤的总PLFA量分别为裸露沟岸的10.5、2.6、2.6倍和6.5倍。 研究成果对于干热河谷冲沟系统退化土壤的改
良及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葛藤覆被;冲沟沟岸;土壤性质;干热河谷
Analysis of soil properties in gully banks under different coverage of Kudzu in a
dry⁃hot valley region
1,2,3 1,2,∗ 1,2,3 1,2,3 1,2,3 1,2,3
XIAO Liang ,XIONG Donghong ,ZHANG Baojun ,ZHANG Su ,WU Han ,YANG Dan
1Key Laboratory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Surface Processes,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 610041,China
2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