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防知识培训大 纲● 法律法规● 公司消防概况● 消防基本知识● 火灾隐患及预防● 火灾应急措施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法律法规一、相关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均含有关消防的条例。公司消防概况一、消防设施消防水源消防泵房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防栓灭火器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公司消防概况二、易燃物质甲类:乙醇、丙酮、三甲胺、甲苯、二乙胺、乙醚、苯、石油醚、苯甲醚乙类:正丁醇、氯乙酸乙酯、二甲氨基乙醇、2-氯乙醇、二乙氨基乙醇、镁粉丙类:丙二酸二乙酯、乙二醇、氯化苄、乙醇胺、三氯化苄、水合肼、丙二酸各车间、仓库均由使用或存放。公司消防概况三、消防应急管理安委会义务消防队定期消防演练消防基本知识一、燃烧概念1.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2.火灾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消防基本知识二、燃烧三要素1.可燃物 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剧烈反应2.助燃物 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3.着火源 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能量 消防基本知识三、火灾发展阶段1、初起阶段:起火后十几分钟里,燃烧面积不大,烟气流动速度较慢,火焰辐射出的能量还不多,周围物品和结构开始受热,温度上升不快。初起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也是人员安全疏散的最有利时段。因此,应设法把火灾及时控制、消灭在初起阶段。2、发展阶段:燃烧面积扩大,燃烧速度加快。3、猛烈阶段:燃烧强度最大,热辐射最强。4、下降和熄灭阶段:逐渐减弱直至熄灭。消防基本知识四、火灾的类型A:固体物质火灾。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等。B:液体及可融化固体火灾。如,汽油,原油,沥青,石蜡等。C: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乙、丙烷,氢气火灾。D:金属火灾。钾,钠,镁,钛,镐,铝等。E: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消防基本知识五、标志标识消防基本知识五、标志标识消防基本知识六、火灾报警向附近人员报警:呼喊、按火灾警铃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如发现有人受伤或窒息,拨打急救电话120报警时要讲清楚:①详细地址②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③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报警后派专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并维持路口到起火点的道路畅通火灾隐患及预防一、常见着火源1.明火2.电火花3.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星4.高热物质和高温表面5.雷击6.自燃起火 火灾隐患及预防二、常见火灾隐患1.建筑布局不合理2.建筑物结构和耐火等级不符合防火规范3.建筑物的内部装修不符合要求4.火源、热源、电源距可燃物较近5.禁火区内有火源6.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置不符合要求7.未设置避雷针或避雷设备失效8.未安装消除静电装置或不符合要求及失效9.从事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操作工种人员不具备消防常识,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上岗10.接触危险品的人员未经消防培训火灾隐患及预防二、常见火灾隐患11.消防水源不足12.未配备灭火器材或消防器材缺乏及损坏13.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14.占用防火间15.在工作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宿舍16.易燃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包装不符合规定,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17.消火栓、自动喷淋及自动报警系统等施不符合要求18.缺少防火制度和相应措施19.电气设备的类型与使用场所不相适应20.安全疏散出口少,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