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月经不调一、定义 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异常改变为主证,或伴有经色、经质的异常,称为“月经不调”。主要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及经间期出血。;二、病因病机 月经先期 月经过多 经期延长;月经后期 月经过少 ;月经先后无定期; 经间期出血 肾阴不足 当阳气内动之时,阴阳转湿热内蕴 化不协调,阴络易伤,损 瘀阻胞络 及冲任,血海的固藏失 职,血溢于外,酿成经间期 出血; 综上所述,引起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寒包括实寒、虚寒;热包括阳盛血热、阴虚血热、肝郁血热、虚包括气虚、血虚、肾虚;实包括肝郁、血瘀、痰湿。;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月经先期 月经提前来潮,周期不足21天(14~20天),且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经期、经量基本正常。 2.月经过多 月经量明显增多,但在一定时间内能自然停止。月经周期、经期一般正常。 ; 3.经期延长 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淋漓半月始净(8~15天),月经周期、经量基本正常。 4.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20天<月经周期>36天),并连续出现3个周期或以上,一般经期、经量正常。 ; 5.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36天~6个月),一般经期、经量正常。 6.月经过少 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月经周期、经期正常。 ; 7.经间期出血 (1)出血时间 两次月经中间,约在月经周期的第12~16天。 (2)主要症状 少量阴道出血,可持续2~3日或数日。 (3)伴随症状 腰酸,少腹两侧或一侧胀痛、乳胀,白带增多,质地透明如蛋清样,或赤白带下。; (二)鉴别诊断 1.月经先期应注意与经间期出血相鉴别。?;;基础体温(BBT)双相-出血发生在低高温相交替时; 2.月经过多应注意与崩漏鉴别 3.经期延长应注意与漏下、异位妊娠鉴别; 4.月经先后无定期应注意与崩漏鉴别 5.月经后期应注意与早孕鉴别;妊娠12周;? 6.月经过少应注意与经间期出血、激经、胎漏鉴别 ;四、治疗 (一)辨证论治 1.寒证 (1)实寒证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方药: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当归、川芎、芍药、桂心、丹皮、莪术、 ; (2)虚寒证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无血块; 治法:温经扶阳,养血调经; 方药:温经汤(《金匮要略》)(当归、吴茱萸、桂枝、白芍、川芎、生姜、丹皮、法半夏、麦冬、人参、阿胶、甘草)。 也可用艾附暖宫丸,或用大营煎。; 2.热证 (1)阳盛血热证 主要证候:经来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粘稠; 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清经散(《傅青主女科》)( 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青蒿、黄柏、茯苓) 也可用保阴煎。; (2)阴虚血热证 主要证候:经来先期,量少或量多,经行时间延长,色红,质稠;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两地汤(《傅青主女科》)(生地、地骨皮、玄参、麦冬、阿胶、白芍)。; (3)肝郁血热证 主要证候: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经色深红或紫红,质稠,经行不畅,或有血块; 治法:疏肝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煨姜、薄荷、炙甘草)。; 3.虚证 (1)气虚证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提前,或量多,或经血过期不净,色淡红,质清稀; 治法:补气升提,固冲调经; 方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人参、黄芪、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 也可用举元煎。 ; (2)血虚证 主要证候:周期延后,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红,质清稀; 治法:补血养营,益气调经; 方药:大补元煎(《景岳全书》)(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 也可用滋血汤,或用八珍汤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