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之美》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寒江独钓图》以严谨的铁线描,画一叶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船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白。 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还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还是萧条淡泊,真令人思之不尽。这种诗—般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家的心灵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在艺术上则是利用虚实结合而产生的结果。 课外读朱光潜的《谈美》,欣赏他文章中的艺术特色。 作业 无言之美 朱光潜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理清文章思路。 2.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学会赏析各类艺术作品的“无言之美”。 字音 意蕴(yùn) 缥缈(piāo miǎo) 附丽(fù)铢两悉称(zhū chèn) 惟妙惟肖(xiào) 寂寥(liáo) 渊穆(mù) 信手拈来(niān) 臭名昭著(chòu)无色无臭(xiù) 词义 附丽:附着,依附。 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悉,都。称,相当。 尽致:详尽细致,达到极点。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现当代美学家、翻译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 初读感悟 1. 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初读感悟 文章的层次结构 一、(1—3) 用孔子与学生对话引出话题,分析“言”与“意”的特点及其关系。 二、(4—12) 先提出文学尽美尽善的条件——和自然逼真,并从相片、文学、音乐、雕刻诸方面予以反驳。 三、(13) 得出结论: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细读探究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2.孔子对他学生说的“予欲无言”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真理的声音是微弱的,孔子说了,可是没有人在听,或者仅仅是表面上在听,即使听了,也没有人去做。孔子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所以孔子这句话是说,即使真理的声音很微弱,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还是要按照其内在的规律运行,没有人能够阻挡。 3. 第3段中作者如何论述“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4.第4段论说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①“言”是“达意”的手段,它固定,有迹象,散碎,有限; ②“意”是“言达”的目的,它瞬息多变,缥缈无踪,混整,无限; ③“言”不可能完全“达意”,只能得其近似。 这段文字论说了文学作品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以言达意”要尽善尽美,才会引起美感。 为下文阐述“尽善尽美”的条件,并且表明作者的观点做铺垫。 1.怎样理解“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言达意”比作“虚线画实物”,这说明“言是不能完全达意”的。 以图达意 品读赏析 2.请分析第8段的论证思路。 作者首先对比相片和图片哪一个更“和自然逼真”,肯定了相片的“和自然逼真”,然后又进一步反问:两者所引起的美感哪一个浓厚。自然得出图片更具有美感。直接反驳了“和自然逼真”的观点。 照片与图片 细读探究 3.第9段赏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典型的社会意义。 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 品读赏析 3.赏析李白的《怨情》。 诗的前三句用赋,末尾用问句归结“怨情”。这里的赋是个动态的过程,首先是“卷珠帘”,然后“深坐”,再“颦蛾眉”,最后“泪痕湿”,行动可见,情态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