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惠安中学高三复习备考
《新课标高中物理学史》专题复习材料
必修部分: (必修1、必修 2 )
一、力学:
1、1638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
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
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
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
2、1654 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 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
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
4 、17 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
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
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
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
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
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6、1638 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
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 ,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
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 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牛顿于 1687 年正式发
表万有引力定律; 1798 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
测出了引力常量;
9、1846 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
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1930 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
方法发现冥王星。
10、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 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但现代火箭
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
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
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
第 1 页 共 6 页
惠安中学高三复习备考
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11、1957 年 10 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 年 4 月,世界第一艘载
人宇宙飞船“东方 1 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2、20 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
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选修部分: (选修3-1、3-2、3-4、3-5 )
二、电磁学: (选修3-1、3-2 )
13、1785 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k 的值。
14、1752 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
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5、1837 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
电场。
16、1913 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 e 电荷量,
获得诺贝尔奖。
17、1826 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 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8、1911 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或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
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9、19 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
即焦耳——楞次定律。
20、1820 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
为电流磁效应。
21、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