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成性资源.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巧用生成性资源,让课改走进课堂 厦门湖滨中学 叶志娟   【引言】   曾经听到这样的故事:三个孩子在花丛中玩耍,追逐飞来飞去的蝴蝶。突然,飞来了一群蜜蜂,发出嗡嗡的响声。孩子们非常好奇:为什么蝴蝶飞来飞去没有声音,而蜜蜂飞舞时会发出嗡嗡的声音呢?于是三个孩子回家后,各自向他们的父亲请教了这个问题。第一个孩子的父亲说:只要在学校考试能考好成绩就好了,其他的管那么多干嘛。第二个孩子的父亲回答道:因为蜜蜂的翅膀扇动得比蝴蝶快。第三个孩子的父亲面对孩子的提问,没有作出直接地回答, 而是取出一张纸。他先慢慢地抖动, 纸没有发出声音,接着加快抖动速度,纸发出了哗啦啦的响声。孩子看后,想了一会,又自己抖了抖纸,然后兴奋地跳了起来,他将答案告诉了父亲。   思考   1.什么样的学习方式适合孩子学?   2.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环境?   3.孩子的提问是一种“生成”,面对生成性的资源,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一、研究的背景:   (一)基于新世纪数学教学与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缘于对一堂公开课的探讨   (三)源于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反思   (一)基于新世纪数学教学与改革发展的需要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 “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 评价者”,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她认为:只有通过教师对学生“活”起来的“动”的重组,才能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使课堂教学实现师生积极、有效、高质量的多项互动。   (二)缘于对一堂公开课的探讨   案例1:八年级上册第15章《整式》第一课时:整式   “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单项式。今天,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能否举出一些单项式的例子来?”   学生们立马开动脑筋,踊跃举手,急不可奈地发言开来……   “单项式很多,像 , ,2 , , ,……”   这时,连平日最不会发言的A同学也蠢蠢欲动、按捺不住自己了,把手举得老高。   他是班里的差生,脑袋灵光,但是不肯学,有些调皮,属于那种“上课头发昏,下课打冲锋”的学生。看到他的踊跃举手,我心中暗喜,一定要听他好好表现一番。   “A同学,你的手举得那么高,一定有很好的例子要举给大家听,那就请你来说一说吧!”   其他同学也是满怀希望,翘首以待。   谁知道他……   “老师,F4和NBA是单项式!”   全班哄堂大笑……   (三)源于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反思   1.教学理念不到位。   2.对教材的解读不够深刻。   3.教学机制不够灵活。   新课程改革提出 “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 ,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广泛的可能性。这种思想当前正深刻影响着众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 “ 活 ” 起来了,想说也爱说,课堂因此显得生机勃勃。   教师不是工程师(他要按图纸施工),也不是电视导演(他们一般要按分镜头剧本去工作),而是节目策划,是与学生共同创造未来的人,创造是没有蓝图的,策划只抓大方向,大轮廓。   二、什么是课堂生成性资源   所谓生成性资源就是教材上没有的、 不可预设的动态资源, 它是在师生对话、互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和学生都是知识背景、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个性鲜明的人,而人是课程资源中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因素。   叶澜教授对理想的生成性课堂曾做过这样的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三、课堂生成性资源的三个主要来源   (1)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   (2)学生回答问题或讨论中突然出现的“闪光点” 或错误见解;   (3)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   案例: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    解左边通得,            根据“两个分式相等并且分子相等,它们的分母也相等”得                    即5=7      案例:   如在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学生提出:“老师,通过您提供的素材,我们得出了分式的一些基本性质,现在我们小组考虑,如果分式的分子、分母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如果是都平方或立方呢?”而且还有同学还提出:“在分式基本性质中,强调的是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除以)同一个整式,为什么一定要是整式,是分式行不行?”“不行,为什么?如果行的话,教材中给出的分式的基本性质为什么没有提到?而后一个问题是执教老师十几年来,从为思考过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只是一个教学构想, 而不是一份施工蓝图。 施工蓝图是十分细致周全,不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