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第一讲(戏曲起源).ppt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第一讲(戏曲起源).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元明清文学专题 主讲: 梁文宁 绪言 元明清文学的特点与我们的学习方法 抒情文学 叙事文学 士大夫正统文学 民间通俗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特点: 重视阅读原著 通读和精读 注意理解角度立场的转变 语言文字的新障碍 例: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第一讲 戏曲起源和元杂剧特点 第一节 中国戏曲的起源 巫觋(上古歌舞) 俳优(春秋时宫廷艺人) 角抵戏(汉魏百戏) 歌舞戏(隋唐戏弄) 还有认为起源于参军戏、傀儡戏或梵剧传入等 一、戏剧的基本要素——从戏、剧等名词的含义及其发展说起。 戏 繁体字:戲 本义是兵器 1.第一阶段:从名词发展为动词,从“兵器”发展为“力量相较”,“口舌相争” 例一:《国语·晋语》“少室周,为赵简子之右,闻牛谈有力,请与之戏。弗胜,致右焉。” (注:戏,角力也) 例二:《诗经·澳淇》“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尔雅》注:“戏,谑也。” 2.第二阶段:从动词变为名词,伎艺的统称。 例一:《史记》“汉武帝时,角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兴自此起。” 例二:张衡《西京赋》“临回望之广场,程角抵之妙戏。”列各种伎艺:扛鼎、走索、跳丸剑、戏豹、舞熊、女娥(娥皇女英)坐而长歌,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东海黄公……。 例三:《史记》“优倡侏儒为戏于前。” 3.第三阶段:从统称变为专称,专指包含装扮人物,含有故事表演意义的伎艺。 例一: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击鼓吹笙和杂戏。” 例二:唐·杜佑《通典》:“歌舞戏有大面,钵头,踏摇娘,窟儡子等戏。” 4.第四阶段:“戏”“曲”连称,成为一项伎艺体制的专称。“戏”指装扮、故事的特性,“曲”指乐曲和唱词的形式。 例: “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元·陶宗仪《辍耕录》) 戏 (戲)本义是兵器 1.第一阶段:从名词发展为动词,从“兵器”发展为“力量相较”,“口舌相争” 2.第二阶段:从动词变为名词,伎艺的统称。 3.第三阶段:从统称变为专称,专指包含装扮人物,含有故事表演意义的伎艺。 4.第四阶段:“戏”“曲”连称,成为一项伎艺体制的专称。 以上探讨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对于戏剧基本要素的认识,就是: 故事性 代言性 综合性 二、中国古代伎艺中各种戏剧因素的萌芽 巫觋: 俳优: 角抵戏: 歌舞戏: 参军戏: 萌芽状态的戏剧因素 装扮人物 娱神 喜剧因素的积累 如: 优孟衣冠 装扮人物 随机应答 戏剧性故事的演出 如:东海黄公 装扮人物 规定故事情节 或称:中国最早的戏剧剧目 戏剧性质的演出。 如: 踏摇娘 装扮人物 规定故事情节 综合 或称:中国最早的戏曲剧目 因题设事,滑稽对白 唐崔令钦《教坊记》:“踏摇娘出于北齐,有人姓苏,疱鼻,实不仕,而自号郎中,嗜饮酗酒,每饮辄殴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着妇人衣,徐行入场,行歌,每一叠,傍人齐声和之云:‘踏谣和来,踏摇娘苦,和来!’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 ;以其称冤,故言苦。及其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今则妇人为之,遂不呼郎中,但云‘阿叔子’。调弄又加典库,全失旧旨。” 一、戏剧的基本要素——从戏、剧等名词的含义及其发展说起。 二、中国古代伎艺中各种戏剧因素的萌芽。 巫觋: 俳优: 角抵戏: 歌舞戏: 参军戏: 萌芽状态的戏剧因素。 有人物装扮 娱神 喜剧因素的积累。 装扮人物 随机应答 戏剧性故事的演出。 装扮人物 规定故事情节 或称:中国最早的戏剧剧目 戏剧性质的演出。 装扮人物 规定故事情节 综合 或称:中国最早的戏曲剧目 戏剧性质的演出。 因题设事 滑稽对白 优孟衣冠 东海黄公 踏摇娘 参军 三、中国戏曲的形成期。 1.宋杂剧——戏剧的雏形。 资料: “先作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 。” 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宋杂剧分四部分:艳段,正杂剧两段,杂扮。 2.金院本 (院本杂剧,其实一也) 3.南戏 目前能确定的中国戏曲最早的剧本: 《张协状元》 保存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