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謇研究》教案
南通大学文学院 庄安正
《张謇研究》
课程性质:本课程系面向各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
开设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教授,使学生了解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一生,以及他开创的南通与中国的近代化事业。继承发扬张謇的爱国主义精神,努力拼搏,奋发向上,在新世纪实现南通新的腾飞。
课程特点:本课程是一门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1)课程中讲授内容系南通本地涌现出的一位杰出人物;(2)讲授对象系南通大学的历史与其他专业本科学生;(3)教材系南通大学教师(即本人)编写的供本课程使用的专门教材。
课时量:2节/周×16周=32节
绪 论
历史是人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杰出人物在顺应历史潮流,代表人民利益时,对推动历史发展也起到重大作用。
南通位于长江出海口北侧的苏北平原,历来人杰地灵。近代以降,各式杰出人物更是灿如夏夜天空的群星。张謇即是群星中最耀眼的一颗。
张謇去世迄今已达80周年,但在南通城乡仍可到处感受到他的存在,人们感激他、怀念他,传诵着他当年创造的南通腾飞的奇迹以及种种趣闻轶事。
毛泽东同志1956年与民主党派与工商联代表座谈时,讲到中国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其中之一便是张謇。
江泽民同志接见张謇嫡孙张绪武时,高度评价张謇的历史功绩,还亲自为张謇画传题词:“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世纪之交的2001年,南通市地方志办公室、《南通日报》报社与南通档案局等部门面向社会,联合举办“南通20世纪中20个最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与“南通20世纪中20个最有影响的历史事件”两项评选活动。张謇成为唯一一个在两项评选活动均入围的明星人物,可佐证张謇在南通社会影响之广泛。
故南通大学宜开设《张謇研究》课程,尤其是文科专业的班级都应开设这门课程,让学生了解家乡这位杰出人物,继承发扬好张謇的爱国主义精神,努力拼搏,奋发向上,在新世纪实现南通新的腾飞。
介绍《张謇研究》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
向学生提出学习建议。
本讲重点与难点:
(1)本讲的重点与难点,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张謇在南通的地位与影响,以及南通大学开设《张謇研究》课程的原因。
本讲参考书目:
(1)章开沅:《张謇传稿》 中华书局出版
(2)庄安正:《张謇研究》 吉林人出版社出版
本讲思考题:
(1)毛泽东如何评价张謇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
(2)江泽民为《张謇》画传的题词内容。
第一讲 科举、幕僚生涯与状元及第
1853年7月1日(清咸丰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张謇出生于江苏海门厅长乐镇一个小商人兼小地主的家庭。
张謇出生的时代,是一个动乱与多难的时代:(1)处于两次鸦片战争间隙。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军的舰队曾驶过狼山炮台,与南通驻军一触即发;(2)太平天国农民军队1853.3占领扬州,与海门咫尺之遥,大量难民涌入南通、海门。
由于海门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等原因,英国侵略军与农民军队都未在海门直接开辟战场,海门较长时间维持了世外桃源的局面。故张謇青少年时代在家乡接受的主要是传统的封建思想教育。但是,既然中国已开始了向半殖民地半封建转变的进程,既然中国人民已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覆盆之下,安有完卵”?在海门的张謇不能不感受到因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给封建思想带来的巨大冲击,从而深刻影响到他日后的人生道路。
自然,张謇青少年时期首先而且主要接受的还是传统的封建思想教育。张謇的家庭背景强化了他对封建功名的追求。张謇求学的启蒙老师,首先是海门长乐镇的邱大璋,继而是通州西亭的宋蓬山、宋璞斋、宋紫卿等人。张謇聪明过人,又刻苦学习,1868年,以第26名的成绩,考中如皋秀才。但是出乎张謇意料之外的,他随之于1868-1873年之间,陷入了一场“冒籍风波”,全家因此负债累累,一贫如洗。张謇的老师赵菊泉等都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通州知州孙云锦最后帮助张謇摆脱了困境。
1874年春,张謇跟随孙云锦来到南京,开始了为期10年的幕僚生涯,并继续在科举道路上蹒跚而行。在南京,张謇在孙云锦的支持下,接连考中钟山书院、凤池书院、惜阴书院三所著名学校,得益于薛慰农、李联王秀、张裕钊名师的指点,学艺大进。1882-1884年,张謇又跟随淮军统领吴长庆进入朝鲜平定“壬午兵变”,开阔了国际视野,锻炼了政治才干。1885年,张謇赴京参加顺天乡试,以优异成绩摘取“南元”桂冠,一时名噪京华。由于孙云锦、吴长庆与夏同善的举荐,张謇结识了时任光绪帝师傅、工部尚书的翁同和,并得到他的青睐与提携。
自1886-1894年期间,张謇接连五次参加礼部会试,连遭挫折,终于甲午恩科会试中,高中状元,大魁天下。
本讲重点与难点:
(1)本讲的重点与难点,在于使学生了解张謇屡试屡败,又屡败屡试,终获成功的自身因素。
本讲参考书目:
(1)章开沅:《张謇传稿》 中华书局出版
(2)庄安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