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Outline 緒論 文獻內容探討 心得與結論 一、緒論 高危害性化學製程安全管理規範(29 CFR Part 1910.119 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 of Highly Hazardous Chemicals, PSM) 法源 1986由美國勞工部職業安全衛生署(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OSHA)擬定,1992 年美國聯邦政府公佈實施 內容 1. 共分17章:目的、應用、定義、員工參與、製程安全資訊 、製程危害分析、操作程序、訓練、合約商、啟動前安全 審查、設備完整性、許可制、變更管理、事故調查、緊急 應變計畫與反應、符合性安全稽核與商業機密 2. 該規範針對列管毒性與高危害性化學物質之使用、儲存、 製造、處置等工業進行規範,其中製程危害分析(Process Hazards Analysis, PHA)更界定業者需從危害辨認、評估與 控制等方面進行一連串有效的管制方法 PHA 應評估之項目 1. 辨識危害 2. 由類似製程曾發生之事故研究所發現之工作場所潛在危害 3. 工程及管理控制措施 4. 設備設施配置 5. 人因工程考量 6. 對人員安全與健康之可能影響的評估 PHA 的建議評估方法 1. what-if 腦力激盪法 2. 檢核表(Checklist)分析 3. what-if 與檢核表分析 4. 危害及可操作性分析(HAZOP) 5. 失誤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 6. 失誤樹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 FTA) 7. 其他具有同等效力的方法 PHA 應由對工程、操作及製程有經驗的人員組成評估小組 來完成;評估小組至少有一人需熟悉評估方法 針對評估小組之發現與建議應有追蹤系統 至少每五年再評估一次 只要製程繼續運作,PHA 的相關資料與紀錄都應保存 PHA的方法中有些是屬於定量評估方法,有些則是 定性評估方法,各自適用之時機也不盡相同;亦是 本次文獻研讀的重點 二、文獻探討 文獻-1 目的 PSM法令中最大的特色即在於要求業者執行製程危害分 析(PHA) 並以PHA的結論作基礎,建立高危害性化學製程安 全管理規範(PSM)計畫或風險管理計畫。 製程危害分析是應用有組織、有系統的方法來辨識及分 析高危害的化學物質在處理或製程中的重大潛在危害。首先 需辨認出製程中可能的危害,進而分析事故發生的因果關係 ,最後評估事故所造成的影響及其重要性。 分析方法1/8 1. 初步危害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PrHA) 初步危害分析適用在製程研發與基本設計階段 評估對象主要是工廠的危害物質與主要製程區域 此方法透過確認物質及環境的危害特性找出重大危害,再藉由不同危害等級之分類,作為排定安全改善建議的參考 是一種具全盤性、省時簡便的方法 分析方法2/8 2. 相對危害等級(relative ranking) 相對危害等級評估是依據物質性質、製程條件和特性來評 估排序各製程區的相對危害等級,找出最具有危害的單元 此方法可界定製程火災、爆炸或毒性危害,以及相關安全 、衛生、環境與經濟的影響 目前常用的方法為陶氏(Dow)化學公司所發展的Dow 火災 爆炸指數(Dow FEI)與化學暴露指數(CEI) 分析方法3/8 3. 如果-會如何(what-if) 此方法適用分析每一階段的裝置或製程,是一種非結構性 的腦力激盪方法,完全以小組成員的專業經驗為導向 藉由「如果裝置失效或操作失誤會造成什麼影響?」的問 題來辨識潛在危害 此法採開放式問答,可激發出許多被忽略的潛在危害 小組的專業經驗會影響分析結果,故較不易引導與規範危害分析之進行品質 分析方法4/8 4. 檢核表(checklist) 由具有經驗之專業人員將檢查要項製做成列表 再由查核人員針對檢查區域,回答檢核表上的問題,並根據分析結果提出改善建議 其適用範圍廣泛、使用快速簡便、分析成本也較低 檢核表的品質好壞會受到專業人員經驗與知識的影響 無法進行事故模擬、事故頻率分析或嚴重度排序且不適合用來做為事故調查之依據 亦可將What-If 與Checklist 兩種方法合併,運用What-If 對 可能發生的事故進行因果分析,再利用檢核表輔助分析 其程序依序是分析前的準備工作、列出What I
文档评论(0)